第96页

木香记 石头与水 822 字 2022-11-25

“当然不比绸缎差了,我的布可不是寻常那些软塌塌的棉布,搓一搓就给抹布似的皱巴巴的。只要织的细,用上等好棉花,棉布就既贴身也舒展,其实比绸衣禁穿。”白木香说,“你用的这是上等布,只可惜幅面窄,七叔你个子高,这布幅宽不过两尺,所以中间劈开,用了两块布。等我这机子上试一试,要是顺利,这机子上能织出幅宽三尺的布。”

“这可了不起!”

“还好还好吧。”白木香很谦虚的说,“这也不是我的独创,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以往有幅宽三尺的料子,只是后来工艺失传。还是裴如玉给我看的书,叫我开了些灵窍。”拍一拍织机,“总算是做好了,明天就轧棉籽弹棉花,试织机!”

裴七叔手抄袖子里,跟白木香打听,“木香你怎么想到改造织机的?”

“这也是不经意的,我娘织布时,织机坏了。她跟我们村儿木匠家的婶子是死对头,也不好去找木匠来家里修织机,我就给她修了修。我瞧这东西也没什么难的,织的布松塌塌,我就给改了改,后来我家织的布拿到县里去卖,布铺给的价钱就高。我就又给她改了改,想光我娘一人织布织的太慢,就找了村里人一起织。有小九叔帮忙,我们这生意就做起来了。”白木香说的随意,“我改个东西修个东西还成,七叔,这不是我吹牛啊,这些织机纺车的,看一眼我就知道怎么回事。像我家小财,什么布,她看一回别人织,自己就会织。”

小财不愧白木香的丫环,也很自信,挺了挺胸脯说,“有时就是看看布,不用看别人怎么织,我琢磨一下也能会。”

“对。我觉着我们这就跟你们读书人读书似的,天生就有这才干。”白木香道,“可惜我没见过织缂丝的机子,我听说缂丝是直接在丝绸上织出花样图案,叫我看一回,我们棉布应该也能织。说真的,缂丝我在老夫人那里见过一回,漂亮是漂亮,就是不实穿。若用棉布来织,会更服帖。”

“这事不难,如玉他二叔就在江南为官,以后有机会,必叫你去江南织造司看一回,如何?”

“那我先谢过七叔了。”白木香高兴的说。

裴七叔围着织机绕了一畔,摆摆手,感概道,“你这织机才是真正的不得了,木香,等这织机织出布来,可得叫七叔开开眼。”

“您别逗我,到时织出成品,我先孝敬七叔一匹最好的。”

“来来来,今晚七叔请你吃饭。”

“我还有事想求七叔。”

“什么事?”

“七叔你不是懂医术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把指甲油擦了。”昨晚裴如玉给她脚上盖毯子,果然指甲油还没粘牢,让她糊了一脚丫,洗也洗不掉。

裴七叔还头一回遇到这样的要求,虽说这并不是病了要开方子,裴七叔还是答应帮白木香想想法子。

白木香和裴七叔有说有笑的回去吃饭,裴如玉在丈母娘的摧残下,已经签定若干不平等条约,望眼欲穿的就盼着白木香早些回来啊啊啊啊啊啊!

第49章 一间屋

晚饭时,裴七叔对白木香多有赞赏。

李红梅则是对女婿赞不绝口, 裴如玉给岳母布菜, “岳母你尝尝这个炸丸子, 木香很喜欢吃。”

裴七叔说, “也给木香夹几个。”

白木香连忙道, “我自己夹我自己夹。”她非但自己夹,还给裴如玉夹了些黄豆芽,“我看帝都冬天也有鲜菜, 不知是怎么种出来的?北疆这里倒是没见过。”虽说冬天能发些豆芽来吃, 总是吃这个,白木香主要是有些心疼裴如玉。裴如玉自幼娇生惯养的, 偏不是个骄纵性子,自离开帝都, 一向是大家吃什么他吃什么,还很会照顾人, 知老知少的。白木香就更心疼他一些,想起帝都冬天的鲜菜来。

“那是专门在暖房炕洞子里种的。”裴如玉读书多, 人亦有见识,说起什么都是头头是道, “帝都冬天比起北疆来算暖和的, 这里种鲜菜,一则没懂这行的人, 二则炭火花销太大, 得多少炭火才能催起冬天的鲜菜。”

李红梅道, “这里就是太冷,我每天屋里炕洞子炭火不熄,还要点着炭盆,就这外头也要穿大毛衣裳。我都说这关外的风,贼冷贼冷的。你们早上出门还是大太阳,这不下午又转了阴天,路上的雪刚化的差不多,我看又要来风雪了。”

“小九叔买来的皮子还有许多,岳母再做两身厚衣裳吧。”裴如玉虽有些发愁岳母的性子,却一向关心长辈。

“不用,我衣裳尽够穿了。你们年轻,穿鲜亮衣裳好看,你们多做几身是真的。”李红梅给闺女派活儿,“你成天也没事,给女婿做身外头的大衣裳吧。明儿就开始做,把针线拿我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