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木香记 石头与水 831 字 2022-11-25

“水田不行。地略干些没什么,太湿种不好棉花的。”白木香想了想,“正好小九叔他们回来了,收棉花的事交给阿文,明天我去瞧瞧咱家的地。要大部分都是湿地,不如跟别人换着种。其实,就是种稻米也无妨,稻米一样能卖钱,先去看看地吧。”

“这不必急着去,略等几日,等我空下来,咱们一道去。我想在附近多走一走,带上几个熟悉种田的老农,一起看看这里的田地。咱们县地方不小,人口却是不多,还有将一半人是牧马放羊为生,并不耕种。县里也没个确切的舆图,不过,听余主簿说,可开恳的荒地极多。咱们一道看看。”

白木香问,“是要着人开荒么?”

“现在不急开荒的事,先心里有数为好。”

商量过这些事,俩人就一人一本书,头对头的看了起来。裴如玉是习惯了每晚读书的,白木香虽也时常读书,却不是这种每晚苦读到深夜的读法。委实如今冬天,昼短夜长,早上天迟迟不亮,也不能晚上一摸黑就钻被窝睡觉,她又不喜做针线,便只有读书了。

中间小福又送了一回烤山芋,白木香和裴如玉闻着山芋香,还真有些饿,招呼着窈窈小财,大家把一盘子烤山芋分吃了。

小福第三回 送东西没送进去,人家里头插上门,她没敲门,揉着冻的泛红的鼻尖儿回屋,悄悄跟自家太太说,“太太,大奶奶屋里的灯熄了,想是睡了。大爷书房的灯亮了。”

“这怎么回事,刚你不说俩人有说有笑,又说在一起读书,这怎么老晚了,姑爷倒往书房去了。“李红梅寻思着不对,她是过来人,刚成亲的小夫妻,那是只恨夜短,只愿时时刻刻腻在一起的,谁还有心思晚上读书啊!闺女女婿读大半宿书,这就不正常。如今一屋灯熄了,书房灯倒亮了,窈窈小财住东厢,并不住正房值夜。那书房里断不是旁人,定是女婿。

李红梅倒盏热水给小福暖手,悄悄交待小福,“过一盏茶的功夫再出去瞧一瞧,看姑爷什么时候熄灯!”

这不对!

绝对不对!

第47章 出城

在某些事情上, 李红梅有着可怕的敏锐直觉。

她觉出不对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封住小福的嘴,叫小福不许把这事告诉第二个人。第二件事则是按兵不动,继续观察。

这对于一向乍乍呼呼、大惊小怪的李红梅而言,是多么的具有严谨的逻辑与不动声色的智慧。

李红梅一直憋了十天,憋到小九叔休整后, 带着族人与大批货物离开月湾县, 踏上回帝都的行程。一直憋到闺女女婿去县外看职田, 李红梅心下想, 不过是寻个由头出去玩儿。

一大早闺女就梳好辫子,涂好面脂,嘴巴也抹上香浸胭脂,洒了好些木香花露在身上, 穿着新做的小皮裙小皮袄, 戴上皮帽子。女婿怕她冻着,还给她围上狐毛的皮围脖,围的浑身上下就露出两只大眼睛, 小两口这才手牵手的走了。

今天日头好,俩人骑马去,带着巡检衙役, 也不担心安全问题。

李红梅数日观察, 她闺女女婿成亲一年了, 按理说不算新婚小夫妻了, 可俩人还好成这样, 不像是有什么矛盾的。那为什么晚上会分开睡呢?李红梅摸着下巴,眉头皱成个小疙瘩,百思不得其解。

——

白木香完全不知道她娘为她和裴如玉的事愁去半条命,她自幼在乡下长大,天生喜欢往外跑,让她成天坐屋里绣花是绝对不成的。自离开帝都,白木香就一日比一日快活,尤其今天是跟裴如玉一起出来,她喜欢跟裴如玉在一起。

衙役牵了马来,白木香问给她牵马的那衙役,“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丁大山。”

待出门,赵巡检带着十来人在外侯着,还有司墨也在一畔,有个穿老羊皮袄的黑脸老汉,白木香同赵巡捡打过招呼,又问那老汉姓名,这人姓余,因脸生得黑,正应他这名,这人单名一个铁字。听说同余主簿是远亲,一直跟在余主簿身边做事,对县里田地再熟悉不过。

路上尚有薄雪未消,不过并不影响马儿走路。

有风吹来,因穿的厚,也并不觉着冷。偶尔树枝草尖儿上有不知名的鸟儿跳跃鸣叫,有一种棕黄羽毛黑嘴儿小鸟,这里时常见到,白木香还不知道名字。突然有一道棕黄的影子从路上蹿过,白木香喊裴如玉,“裴如玉,有兔子!”

裴如玉笑,“看到了。”

“哎,可惜没带弓箭,不然能猎几只兔子回去!”白木香急。

“你会弓箭?”

“我不会你会啊。”以前她就见过裴如玉和朋友出城打猎,白木香那会儿就特想跟着一起去,偏生她彼时和裴如玉半个仇家一般,谁都不理谁。那一次裴如玉带回好些野味儿,白木香还嘴上十分嫌弃的喝了碗野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