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蜀地沿海的小水渠

二线布置防御部队的缺陷其实也很明显:放弃滩头就等于说是放任唐军上岸,唐军上岸之后的战斗力真的很强,孙光觉得自己手里的这些歪瓜裂枣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实际上他预想的非常正确:他手里的秦军主力满打满算也就5个师不到10万人,剩下的部队都是二线“填线宝宝”。

看起来浩浩荡荡数十万大军,可真打起来,这些部队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98k步枪,还有一些山炮,牵引式榴弹炮……又能把强大的唐军怎样呢?

眼前的景象依旧热火朝天,孙光实在是不想败人兴致。陪同的团长正在介绍他的阵地部署,听起来那叫一个信心满满。

他的防线上计划要修建隐蔽的碉堡35个,机枪阵地90个!团里部署的机枪会在这些阵地上来回流动,组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所有的士兵都有自己的掩体,战壕四通八达,如果敌人不进行轰炸,也不进行炮击的话……确实很完美。

可孙光知道,一旦敌人的飞机在这里转上两圈,一切就都要重新考虑了。阵地会被破坏,人员会遭受损失。

不过他没有开口,因为摆在这里的这个填线团,其实只是炮灰而已。如果这些人能够顶住唐军的攻势,或者坚持一天时间,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真正的防线在远离海岸的二线,依托一些村庄还有道路建设,更加坚固一些……那里也更适合囤积一些物资,至少有一些居住条件,可以让秦军的指挥官们安排自己的指挥部。

吸取教训的秦军正在布置一个复杂庞大的电话指挥系统,这玩意儿才是重点。有了这套系统,秦军将领至少不会在遭受攻击的时候连自己指挥的部队都找不到。

蜀国给自己的舰队准备的各种储备物资也都已经被拿出来利用了,比如说给蜀国战舰准备的炮管,现在都被赶工制作成火炮,摆在了重要防御地区。

另外,秦国还将自己原本准备前出部署,切断南山港航线的潜艇部队也都缩了回来,组成了一个潜艇警戒防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