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忐忑的秦王

尽管赢铎觉得这种分析很有道理,可他依旧认为侵占楚国土地的事情就好像是埋了一颗雷给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引爆。

可胜利的局势摆在眼前,秦国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不仅仅完成了第一阶段入侵蜀国的战略目标,甚至还恢复了与大唐帝国的贸易联系。

这一系列伟大的胜利也同时催生了秦国的野心,熟悉大华帝国衰落历程的他们,立刻把大唐帝国和大华帝国联系了起来。

一个新崛起的帝国开始了腐化堕落,他们自认为自己战无不胜,但是已经开始从上到下讨厌战争的残酷。强大的帝国开始回避战争,躲藏在自己的庞大领土内划分利益……

坦白的说这个剧本可太让人熟悉了,郑国也好、齐国也罢、最典型的大华帝国,哪一个不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作为一个看客,秦国的许多人觉得自己现在依旧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大唐帝国的崛起,看着大唐帝国的没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而秦国却完全不同,因为自己的国家经济不好,地理位置不够优越,所以他们自始至终都有危机意识,都身处于一种不自强就要毁灭的状态之中。

因此他们一直都很警惕,一直都很努力,所以秦国最终将会是胜利的一方!

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秦国最近沉浸在一种乐观的气氛中:他们认为霸占楚国的一些土地这件事情是一个开端,一个大秦崛起的开端。他们应该再接再厉,将大秦推上巅峰。

大秦帝国……坦白的说,连赢铎都心动了的一个梦想。多少秦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如今还真的就这么摆在眼前了。

谁能不心动?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秦铎不能,所以他默认了张宣的贪功冒进,没有主动归还楚国的领土;所以他坐视秦国的部队南下,继续向蜀山防线进攻。

这些事情实际上都超出了之前秦国与大唐帝国之间的谈判范围,秦国当时跟大唐帝国说的是只要一条接壤楚国的货运路线即可,但是现在秦国的扩张,已经超过了这个保证。

可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大唐帝国的问责迟迟没有到来,就仿佛大唐帝国不知道秦国的所作所为一般。

实际上秦国也试探过,他们让自己国内的报纸报道了一些地区的胜利,以此来试探大唐帝国的反应。可大唐帝国那边依旧没有过问此事,甚至连往来的贸易都没有因此被削减半分。

有的时候,胆子还有野心就是这样被纵容出来的:秦国方面把这种妥协当成了大唐帝国的懦弱无能。

他们当然知道唐国的强,可他们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大唐帝国有钱富裕,才不愿意继续打仗的,就和当年的大华帝国一样!

五阳城今日张灯结彩,因为南下的秦国主力部队在蜀山阵前又包围了向南逃窜的一支蜀国部队,五万部队陷入到了秦国的包围圈之中,这些蜀国人没有挣扎太久,在昨天老老实实的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