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 《天才计划》

私人科技 路几层 1216 字 5个月前

第二部分是‘天才的培养’,才华不会被埋没,老将黄忠在白髯之际出山,依旧名垂千史,但如果黄忠在年轻的时候被挖掘出来,那处于体能巅峰的他,或许能改变历史。

如果量产天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先天的。

那天才的培养,则是一个相对靠谱的行为,是后天的。

但看到文件上的内容后,管明觉得这比量产天才还不靠谱。

如果说量产天才只是一种科研行为,只是管明贡献点精华,那天才的培养则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后是否能成功还不确定,起码在概率上来看,并不高,甚至都没有概率。

“我……并不反对我的孩子有这种教育,但……”摆摆手,管明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并不希望她们在成年后要安装人脑芯片,因为人脑芯片这个东西在我的预想中,应该是人在快去世的时候安装,然后留下映像资料,然后再让后人祭拜等等,实际上我最初是因为家里有老人,而且老人身体不太好,才萌生的这么一个想法并且实现,而非专门让所有人都去使用人脑芯片,尤其是年轻人。”管明摇头,解释道。

安排一批忠诚度高且执行能力高的年轻人,安装人脑芯片,然后在沪市成立一所小、中、高连读的实验性学校,小班授课,每个班保证一名老师两个学生的机制,负责12年的教学。

最私人化的教学,最贴心的授课方式。

因为有人脑芯片的存在,老师将不存在任何知识上的缺陷,同时因为有人脑芯片的存在,老师又可以担当各种兴趣班老师的职责。

点对点,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培训。

等到高中毕业后,如果年龄准许的话,则安装人脑芯片,最后走向大学等等。

管明不想让人脑芯片成为人类偷懒的借口,起码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这样,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还是12年的那种,管明觉得太夸张了,尤其是他知道小夕小雨将会进入这个学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