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兄弟鬼事 藏妖 3469 字 2022-08-30

好吧,他家白爸心情不好,居然挤兑苏念。苏御安心说:爸,加油!

苏念压根没搭理白颉找茬这事儿,转回头继续输入密码,也不知道他又输入了谁的,柜子咔哒一声居然开了!苏念转头看着白颉,似乎在说:不了解情况的是你吧!

不管怎么说柜子终于打开了,苏御安拉着弟弟一起过去,好奇之下问叔叔究竟怎么猜到密码的。苏念说:“既然苏臣能把这个柜子锁十八年肯定有他的办法,密码也不可能是原来的那个,必定是他自己设置的。他有个习惯,设置密码总是用身边人的生日。他在乎的人不过三四个,挨个试不就可以了。”

苏御信也好奇,“老头子,我爸设置了谁的密码?我妈?”

苏念摇摇头,说:“他的”

咦?????

兄弟俩看着苏念的手居然指着白颉,都诧异了!!白颉也很惊讶,举着手表示:“我跟苏臣是清白的啊。他压根不喜欢男的!跟我没关系。”

这时候,苏念说:“我哥是知道了他死之后白颉会照顾御安,所以才会设置了白颉的生日做密码。”或许也是在提醒自己,他变得再强也逃不过一个情字。苏念从里面拿出一个老旧的牛皮纸口袋,转交给了苏御安,“你打开吧。”

苏御安很紧张。通过几次事件,他已经知道父亲在临终前签过一分契约,但是跟谁签的,契约内容又是什么完全不得而知。他们只能大略猜测内容跟鬼王有关,苏御安甚至怀疑这份契约是父亲跟鬼王的役使签的。会是什么内容呢?苏御安打开口袋的手莫名抖了起来。

白色的纸张上是手写的字,苍劲有力,完全想像不出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父亲能写出来的。几个人脑袋紧挨着脑袋认真看着上面仅有的一条条款。

乙方:苏臣;甲方:

因家族内部原因,乙方苏臣准予甲方:____十八年后脱离苏家,终身不再使用“苏”姓。乙方苏臣与甲方:____脱离父子关系。作为补偿,乙方苏臣将事情始末告知甲方。

下面在乙方后面是苏臣的签名,甲方后面空着……

四个人看着契约都在震惊中无法言语。谁都没有想到契约居然是苏臣要跟御安签的。苏御安最为震惊,为什么爸爸要跟他脱离父子关系?为什么这种事要相隔十八年?

一只手轻轻按在苏御安的肩膀上。苏御安诧异起抬起头,居然看到苏念在对他微笑。苏念说:“你爸的那支笔在身上吗?”

“我不签!”苏御安急着把契约塞进苏念的手里,下意识地后退,“我不签。我是苏御安,我,我是他儿子!”话音还没落,苏御安就被白颉紧紧地抱进怀里。苏御安也说不上心里到底什么滋味,就是难受,难受的想哭。他是白颉养大的,白颉自然能明白他现在什么心情。所以才抱住儿子,低声说:“乖,冷静点听爸说。”

这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不管孩子们将来多出息,有多大的能耐,在父亲眼中始终都是他们最为疼爱的儿子。有的父亲望子成龙,为了孩子们吃糠咽菜日夜操劳。但是有一件事永远都会被父亲摆在望子成龙之前。这就是孩子的健康、快乐和平安。或许孩子无法理解父亲的一些做法,无法接受父亲的一些决定,但总有一天孩子会明白父亲的一番用心良苦。

苏臣爱御安和御信,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苏臣有这个安排,一定有他的用意。

听过白颉这番话,苏御安冷静了很多。最后,白颉说:“不管你姓什么,你永远都是苏臣的儿子,御信的哥哥。也是我的儿子。不要因为一时意气用事而毁了苏臣的安排。”

但是,心里还是难受。以后再也不姓苏,跟苏臣脱离父子关系。

这时候,苏御信也跟着劝,“哥,反正平时我还是叫你哥,事实上并未改变什么。”

苏念也开口,说:“御安,不能因小失大。”

看到哥哥还在犹豫,苏御信便开始打岔,说:“契约上不是说要告诉咱们事情始末么,怎么就一张纸?”这么一说,另外三个才发现问题。反复找了找都没发现其他纸张,这就怪了,难道说还要继续猜谜游戏?

要说还是苏念了解自家哥哥,他说:“我想,只有等御安签了字我们才能得到后续的东西。就是说,如果御安拒签这份契约,事情始末咱们也得不到。”

人家苏家老爸的意图就是:儿子,我就知道你不愿意签。你不签字我就不告诉你,你签不签?苏御安心说:行,爸,你真够绝的!

苏御安被气乐了,真乐了,乐的想把他爸从地府揪出来狠踹一脚!

无奈之下,苏御安只好拿出那只在鬼市上得到的钢笔,在极度气恼的状态下签了契约。然后,白颉就说:“以后再给别人介绍自己就说叫‘白御安’。”

剩余三人没搭理白颉那点沾沾自喜,他们看着突然出现在白纸上的密密麻麻的字纷纷瞠目结舌。苏念觉得他哥只能预言,什么时候会法术了?苏御信觉得,自家老爸好牛逼,都过世十八年了还能戳中他哥的死穴!苏御安只觉得,老爸太不厚道了。

就在几个人准备立刻阅读突显的文字时,从更衣室外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苏念和苏御信忙把白家父子掩护在身后。白颉却拍拍御信的肩膀,说:“是白杨。”

白杨一瘸一拐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快走,西龙的人来了。”

妈的,居然还有后援!白颉深知不能恋战,就让苏御信和苏念只带西龙一起走,剩下的两个不管了。但是白杨却说:“不行,西龙身上肯定有定位系统。你们带他走会暴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