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唐一鹤摇头叹气,道,“你小叔在泰国养到七八岁,要不是你爷爷忽然一病不起,他可能也就从了母姓,老老实实在泰国当个有闲散公子罢了。可惜你爷爷要死了,他母亲一个妇道人家,即使手里有钱,在泰国那种地方也不可能顺利把孩子带大,所以她就找人给你爷爷带话,要他带你小叔进朱家门,你爷爷不同意,她就以死相逼。”

说到这里,唐一鹤的眼睛眯了起来,说话的声音开始带上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人老了,就难免心软,你爷爷也是一样,被那女人一求再求,他就动了恻隐之心。当时他已经退休,朱家掌门的位子已经传给了你爸,他就在病榻前把你爸爸叫去,让他答应你小叔进门。你爸自然不肯,可是百善孝为先啊,朱老太爷操劳了一辈子,临死为了个私孩儿闭不上眼,哪怕不是你爸的错,也是他大不孝。”

“后来他们两个人各退一步,达成了一个协议——留子不留母。朱砺进门的那一天,他母亲在泰国的公寓里饮弹自尽,死了。”

第54章

唐一鹤取过茶碗,轻轻呷了一口清茶,顿了顿,道:“这件事,也是我的主意。”

朱烨眉心一抖,唐一鹤将茶碗放在小几上,碗盖与碗口相碰,发出轻微的声响:“朱砺的事情抖出来的时候,你爸刚刚和你母亲订婚,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么大的事他不敢瞒着我,就专程来了一趟链岛,所以我才对这件事知道得这么清楚。按理出了这种事,我们唐家是完全有理由退婚的,可年代不一样了,儿女婚事不由父母做主,你母亲重情义,舍不得你爸爸,哪怕这样也坚持嫁过去,最后我只有妥协。

你母亲从小是我捧在手心儿长大的,样貌好,才识过人,可惜常年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不懂得中国大家庭那些个弯弯绕绕。我之所以不同意这门婚事,主要是因为当时朱砺已经好几岁了,正是最尴尬的年纪——说他大,他还是个孩子,朱老太爷一死,你父亲必然要承担起教养他的责任,所谓长嫂如母,你母亲一嫁过去,就等于要作后妈。可要说他小,他却已经记事了,知道自己是泰国人,也知道自己是私生子。

这样的孩子,是最最养不熟的。”

朱烨默然,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牵连到了母系一族,唐家也在朱砺母亲的死上插了一杠子。朱老太爷语声渐沉,道:“你父亲也不愿意多个不明不白的女人当小妈,接受朱砺这个庶弟已经是他的极限,可他做儿子的,不能逼着重病的老爹做事,所以这个口,只有我来开。

去母留子乃是下下之策,弄不好两兄弟就是一世的仇,但我别无选择,朱老太爷铁了心要给这孩子一个交代,要是母子都从泰国接回来,你母亲将来就要多个不尴不尬的婆婆,朱砺的生母能在金三角那种地方搭上朱老太爷,还背着他把孩子生下来,偷偷养到好几岁,心机不可谓不深,手段不可谓不强,你母亲尽管聪明,但性子直率坦荡,又年轻,将来和这种女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我怎么能放心?

所以我给朱家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退婚,要么去母留子。朱老太爷虽然病得糊涂,也知道链岛唐家不好惹,不能让嫡长子丢了这么大的靠山,所以他派最得力的亲信远赴泰国,让那女人自己做个选择——要么领一大笔钱,孩子从母性,从此以后和朱家一刀两断。要么她自杀,让孩子一个人回朱家。”

“那女人选择了后者。”

房间里陷入了寂静,唐一鹤眯着眼睛,像是在回忆三十年前这段公案。墨斛没有正常的三观,但因为整个故事狗血满满,跟韩剧剧情颇为符合,倒是听得津津有味,要不是现场气氛太凝重,早就去拿爆米花和薯片了。

只有朱烨,陷入了沉思之中。朱砺从小对他不阴不阳,他一直以为他只是觊觎朱家家业,没想到有一条人命在里面,而唐家在他母亲的死上,做了一把至关重要的推手。难怪时至今日他还恨不得自己去死。

不过站在唐家的立场上来看,朱烨并不觉得外公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唐家嫡出的大小姐,一家人眼珠子似的疼爱,一嫁人却要管一个没名没分的女人叫姨娘,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何况这姨娘怎么看都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对朱砺的生母,他也毫无同情之心——当年她既然放下自尊给朱老太爷当情妇,就应该遵守作为情妇的职业道德,一个女人,既想享受别的女人奋斗一辈子也奋斗不来的财富,又不想承担与之想匹配的后果,世界上哪有白吃的午餐?

何况临到最后她也不是没有选择,有朱老爷子发话,如果她愿意,仍旧能带着孩子富贵终老,砂爷绝不会找她麻烦。可她偏偏选择了一条风险更大,收益更高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