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末世屠夫 报纸糊墙 3913 字 2022-08-30

有一个小男孩正坐在一个圆圆的木桩子上,这孩子大约五六岁的样子,长得有些瘦弱,五官看起来也很是单薄,也许只是太瘦的原因,只有那一双狭长的眼睛,迷惘中透着坚定和倔强,时不时望向通往大山上面的一条小路。他身上穿的衣服不算太少,可是却依旧被冻得瑟瑟发抖小脸苍白,看样子他已经在那里坐了很久了。

开始的时候博士觉得这个男孩很可能是从家里偷偷跑出去的,小时候他被学校里的孩子们欺负,回到家里又得不到安慰的时候,也曾赌气跑出去过,通常到了肚子饿得受不了的时候,就会乖乖回家了。

博士叫了外卖,坐在靠椅上慢慢看,单看那孩子太无聊了,于是他又把整座大山转了一遍,发现这真是一座荒芜的山,他看了许久,连一个往来的人都没有见到。再看回去的时候,那小孩依旧坐在那个树桩子上,半步都不曾移动,这让博士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去商店中抢购,让自己在外面等待的情形,那时候的人潮是那么的汹涌,他也是半步都不敢离开和母亲分别的地方,生怕她再回来的时候,就找不到自己了。

如果这孩子是在等人,那么他在等谁呢?他等的人为什么会把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带到这种荒无人烟的大山之中?

天色渐渐暗了,那孩子眼中的光芒也越来越黯淡,低垂的睫毛渐渐把狭长狭长的眼遮住了,让屏幕前的博士看不见他眼中的情绪。这样一段没头没尾也没有声音的哑剧,让年轻的博士莫名的伤感,他关上电脑躺到床上去睡觉,现在已经是下午九点半了,已经到了睡觉时间。

第二天下午六点,当博士再次打开电脑的时候,忍不住又输入了跟昨天一样的坐标,他想知道那孩子怎么样了。也许有人过去接他了,也许他已经自己离开了,到更热闹的人群中寻找生存的希望,也许他已经被昨夜的寒冷冻死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悲欢离合,虽然博士的体验很少,但是看到的太多了,所以早已经习以为常。一个人的生命的从诞生,到成长,成熟,然后陨落,或者,还有一些生命没有来得及成长就陨落了,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就像一棵草,生根了发芽了,长大了茂盛了,秋风一吹枯萎了,最终腐烂了回到泥土之中,这就是生命不是吗?

出乎博士的意料,那孩子依旧端坐在树桩上,还是昨天的姿势,还是昨天的表情,只是那一双眼睛,早已经不再四处顾盼,而是一直低垂这眼帘。他的脸更白了,连嘴唇也变得惨白干裂。

那个孩子很奇怪,他不哭,也不离开。就这样静静地坐在那里,好像是在跟自己较劲,好像是在跟遗弃他的人赌气,又好像是在跟命运抗争。但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静静地做在那里,就像是一个放学后等待着家长将他领回家的乖宝宝。

博士的晚餐吃得索然无味,他一直觉得那家餐厅的披萨不错,可是今天却失望了,他连一半都没能吃完,也许他该考虑换一家餐厅了。

他一直觉得,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应该有他自己的轨迹,这个上的生命亿亿万,每个生命都要靠自己把生命的路程走完,这其中有得到有失去,有感悟有悲伤,有幸福有遗憾,这就是他所认为的生命了。他一直相信,生存还是灭亡,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但是这一天他突然想去干涉一个孩子的命运了,他想把他带到自己暖暖地烧着壁炉的家里,递上一大盘美味可口的食物。

博士的心情十分矛盾,他依旧在九点半关掉电脑爬到床上,可惜翻来覆去却怎么都睡不着,这是他有生之年的第一次失眠,博士的随眠一直很好,即使是在小学三年级那次,被班里的几个调皮大王当着众人的面脱掉裤子,也没有发生像失眠这样的事。

睡不着的博士又从床上爬了起来,走进实验室继续搞他的研究,当工作渐渐进入了状态,时间也就成了最容易淡忘的事。等到他再一次抬起头来伸展自己的身体的时候,晨曦已经从窗帘中投了进来。

这一次博士换了一家餐厅,叫了一个三明治和一杯饮料,然后他再次打开了电脑。

小孩还是在那里坐着,但是这孩子的情况看起来很不好,昨天就已经隐隐从他脸上看出来的青黑,今天更为明显了,那些灰暗的颜色,好像昭示着这个孩子的生命即将要陨落。

博士没有等来餐厅送来的早餐,就直接抓了一件外衣取了证件出门了。二十九岁的博士还没有飞机,不是他没能拥有,而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买这么个东西。他到机场买了一般最早的飞机票,然后他趁着中间的一点点时间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一包吃的,又去银行兑换了一些纸钞。

那男孩所在的地方离博士当时居住的城市并不是特别遥远,他坐了不到六个小时的飞机就到了,然后又包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直奔男孩所在的那座山的山脚。

博士和这个叫树生的男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下午三点,阳光一点都不暖,那金黄色的太阳洒下来的一点点温度,被冬日里的风轻轻一吹,就吹了个一干二净。

那男孩比他在屏幕上看到的还有矮小得多,看起来就那么小小的一丁点儿,很难想象,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小男孩,生生就在他屁股下的木桩上坐了两天。那男孩听到脚步声的时候,原本低垂的脑袋终于又抬了起来,眼睛也忍不住亮了亮,但是等到他看清来人的时候,又失望地垂下了眼睑。

博士提着一包吃的手足无措,他已经很久没有跟人搭过话了,他现在应该跟他说什么,或许他可以说:嘿小孩,你肚子饿吗?然后友好地递上自己手里的食物。这主意不错,博士冲自己点了点头,刚要开口说点什么,又突然想起来这个地区的人听不懂他的语言。

于是博士只好讪讪地走过去坐到那小孩身边的草地上,这一路下来他真是累坏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脑力劳动者,已经许久没有这么劳累过自己的身体了。

他拿出一根长条面包,撕开塑料袋递给那个小孩,结果对方却并不接,博士无奈,只好自己啃了起来,等差不多啃完的时候,他才发现木桩上的那个孩子正盯着自己看呢。博士叼着剩下的小半块面包,又从袋子里拿了一根出来,像刚刚那样撕了塑料袋,这一次那孩子接了。

就这样,一大一小的两个人,一个坐在树桩上,一个坐在树桩旁,默默地各自啃着手里的面包,博士喝水的时候,也会顺便给树桩上的孩子喂一口,因为他不确定这个孩子是不是还能有力气举起一瓶子水。

吃完面包之后,博士又拿出了一盒子巧克力,这次那孩子显得大方多了,吃完一块又自己去拿了一块。两个人在山坡上坐到太阳西下,博士站起来拍了拍屁股,那个小孩也抬头望他,博士想了想,把自己的手伸到那个男孩面前,男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握住了,于是就这样,年轻的博士开开心心地抱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回家了。

虽然这中间还是出现了一些波折的,随随便便带一个小孩跨越国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以博士的地位,打了一个电话找人帮忙,对方就从头到位把事情办得妥妥贴贴的了。回去之后,博士把家里的暖炉烧得旺旺的,还打电话叫了不少好吃的,习惯性的,他还是拨打了那家披萨店的电话。

博士的父母听说儿子领养了一个小孩,他们都高兴坏了,买了许多儿童用品过来,一家人还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虽然那个被带回来的男孩并不怎么喜欢说话,但是他很懂礼貌,也不吵不闹,把博士的那一对父母给喜欢坏了。

有了小孩之后的博士,在生活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每天都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验室里,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就把小孩带到实验室里去,那孩子就静静地做在操作台上,张大了眼睛看着博士做各种实验,因为太安静,博士常常会忘了他的存在。

要说变化么,那也不是完全没有的,比如为了照顾小孩的口味和营养,博士把市里几乎所有餐厅的订餐电话都收集全了,贴在客厅的一面墙上,每到吃饭的时间,就轮换着点餐。

因为博士很快就弄清了这个男孩的身世,并且知道他身上有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因为他想要给这个孩子治病,于是慢慢开始在基因学上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然后,博士就对人体基因研究入迷了。

考虑到一个孩子毕竟还是太孤单了,博士他可以以实验室为家,以化学药剂为伴,但是孩子毕竟还是需要朋友的,那些悲惨的童年经历让博士深深地明白一个孤单的童年是多么地灰暗。

于是他们在休息的时间,又开始寻觅一些新的孤儿。在以后收养回来的儿童当中,大多数也都多少有着一些先天性的隐疾,健康的儿童成为孤儿的几率本来就不是很大。博士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和友爱的生活环境,也努力给他们做各项治疗,希望这些孩子可以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