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许辞问起了,祁臧倒也只有顺着他的话题聊,简单给他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听罢许辞问他:“这次的事情,舆论闹得很严重吧?”

祁臧颇有些唏嘘。“毕竟涉及民生。烂尾楼的受害者们之前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引起关注。现在总算引起关注了,代价却是两条命……

“你看网上那些留言。很多人通过这件事才知道,居然还有人能住在烂尾楼里。这简直和睡天桥下的流浪汉也没什么区别了。话说回来——”

祁臧问许辞:“你是觉得哪里不对?”

这两起自杀案已在网上引发了大量的讨论,除了居然有人住在烂尾楼的悲惨事实外,还因为这背后存在浓重的灵异色彩——

比如霍阳,从他目睹小柳跳楼、再到跑到楼下查看,最多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可尸体居然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当然,大部分网友并不迷信,他们还是崇尚科学的。

网友们普遍认为,之所以尸体会消失,恐怕是因为单纯的跳楼可能无法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了灵异色彩,相关讨论量一下子大了起来,继而大家才能关注到仙居苑烂尾楼,开始一同讨伐背后的开发商袁氏地产。

大家还认为,那个拿走尸体的、在袁氏地产泼油漆撒照片的人,多半也是烂尾楼事件的受害者。他跟小王、小柳共同策划了这次的事件。

许辞开口道:“我基本同意,这件事的目的就是舆论的力量逼袁氏地产赔钱、或者赔房。但其实光凭有两个人为此而死,已经足够达到目的。所谓‘制造灵异话题以便引起广泛讨论’的说法站不住脚。比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祁臧道:“如果我想通过自杀的方式引导舆论关注,我会选择在周末的白天做这件事,那会儿人多,有机会亲眼看到我跳楼的人也多。我完全可以拿个喇叭走上天台,高声控诉袁氏地产,以便引起围观,我甚至可以死亡威胁警察。如果警察、或者其他什么人愿意帮我,我可以不必死。这才是正常人的逻辑。”

“就算两个死者的逻辑跟常人不同,非要这么计划,也不是不行。但这计划想要成功,那也得有前提——”

许辞补充道,“前提是他们能确保有人能看到他们跳楼,并且能立刻跑下楼查看情况。

“小柳知道对面的小霍经常看她;小王知道住他对面那个叫阿正的会在那个时间跳舞,这样两人能掐准时机跳楼,这确实可能。可小霍和阿正在看到他们跳楼后,一定会立刻下楼查看吗?不一定。

“目击者会选择怎么做,这恐怕不是小王、小柳能把控的事。就算他们认识目击者、非常了解他们的性格,也不能确保他们那天晚上一定会立刻下楼。比如,万一那个叫小霍的目击者失恋了失业了,自顾不暇的状态下,他根本什么都不愿意管呢?

“小王、小柳怎么会为了一个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事,而轻易丢掉性命?他们不会的。”

一个人如果想要通过牺牲一条命来完成一项壮举,他必须要确保这个牺牲一定会有意义、一定会起到作用。

可这两个自杀的人无法确定目击者一定会下楼查看以及报警。

如果目击者置之不理,或者哪怕只是没有尽快下楼查看,都不会发现“尸体坠楼后立刻消失”这种沾染着灵异色彩的怪事。

如此,噱头不在,两位死者还怎么引起社会关注?他们的牺牲会彻底白费。

许辞道:“尸体消失,是为了制造灵异现象,这种情景中,一定有个第三人赶在目击者赶至现场前运走尸体,这件事不能被其他人看见,所以他们会选择在晚上做这件事,毕竟烂尾楼小区路灯都没有,这个搬尸体的第三人不容易被人发现。可如果把这个可能排除,小柳和小王为什么要选在夜晚跳楼,而不是白天?

“漆黑的小区里,夜晚跳楼不易被人看见,何况连尸体都消失了……这两个死者还如何通过死亡来引发舆论对袁氏地产的声讨呢?他们彻底白死了。除非——”

此时,祁臧与许辞异口同声道:“除非这两个人根本没有死。”

停顿片刻后,祁臧道:“所以,很可能这根本不是什么连环杀人案,而只是‘诈死’的戏码。之所以小柳、小王不在白天做这件事,是因为白天没有办法做到……他们需要借助黑夜的掩护。”

“嗯。”许辞点头,“拿小柳举例,她知道小霍每天会看看自己、甚至跟自己挥手打招呼。所以等到晚上那个时间,她当着小霍的面推了个假人下楼。跟她配合的小王则早就藏在楼下,等假人掉下来,他迅速把楼下的假人拖走,也就行了。

“小王‘跳楼’的道理类似,只不过在楼下处理假人的人变成了小柳。白天的话,假人太明显了。他们只能晚上做。因为对面楼的人看不清,只会看到一个黑影。”

许辞和祁臧的讨论似乎在第二天得到了印证。

这日许辞照例忙项目,祁臧则从分局同事那里打听到,分局那边经过调查,基本可以确认两个死者的那些照片有PS的痕迹。

这两个人的尸体没有下落、死亡照片又是P的,基本可以认为,这两起死亡案件存在造假嫌疑。

“住在那个小区的人不多,这两个人跳楼,分别有两个目击证人看见,实在太巧了。不排除那俩目击证人跟跳楼的两人是同伙。四人这是在一起演戏,制造舆论。情理上,我们可以理解,他们是走投无路,想要钱。但这假死、假报警……他们实在也是违法了。哎……

“不过两个目击者都没有承认,我们会把他们带回局里再详细调查一下。”

这是分局警察和祁臧聊天时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