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倾囊而动

收了一天的荔枝,林念就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定好房间之后,她就待在屋子里没有出去,简单算了算自己手头的资金情况。

去年包括今年她的全部存款,扣掉税筐的部分以及慈善的部位,先前她清点过总共是12万元。

今天采购荔枝花费一万多,也还剩下十几万。

林念抿了抿唇,要是她把这些钱全部花在采购荔枝上,再去不产荔枝的大城市卖出去,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荔枝价格贵,不易保存,只是在东省本地销售,就能卖到2块5毛钱一斤,外省的价格只会更高,而且是相较于东省本地市场价还要高出不少的高价。

运输成本、保存成本,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意外可能带来的损失等,都需要纳入到荔枝运输的考量当中。

这一次没事,不代表下一次、下下次也没事。

而一旦出事,那就是一车荔枝好几千的损失,为了分摊可能出现意外的损失,每次能顺利将荔枝运到目的地销售,都将是一次平摊成本的机会,价格绝不会低。

饶是林念极少去估算运输成本,也能想到对普通的荔枝商人来说,荔枝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意外。

毕竟这年头要能一口气拿出几千块的人并不算多。

总结就是这荔枝生意,虽然高利润,同时也是高风险的生意,做不做这个生意,靠的是能力,同时也是魄力。

而这些风险,林念都不需要承担。

说的更夸张一点,这门生意在她这里,简直就是高收益、零风险。

甚至实际换算一下,这荔枝生意的利润还要远远高于反季西瓜。

想清楚这一点,林念再没有犹豫,后面的几天时间,几乎是每天一早就跑出去买荔枝,原先选定的几个点跑了一圈之后,她又按照线路重新走了第二圈。

第二回过去,那些荔农对她有些印象,知道她给钱实在,还不会讨价还价,恨不得将家里种着的荔枝全部卖给她。

但就算林念愿意等,就算这些荔农家里出动了七大姑八大姨,她能带走的荔枝也就那么一些。

至少表面看来是这样。

偶尔也会有人跟她搭话,询问她一口气购买那么多荔枝,有没有想好销路,大概是有心思想要帮忙“牵线”。

这倒不是单纯好心。

这个年代货车贵,做生意的人却不少,可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货车,偌大的东省,卖荔枝的生意人可不少,而他们要荔枝,都得从拉货的人手里拿。

这当中一转手,谁赚多少心里都有个数,车子真是自己的那些人,在这门生意上赚的可不少。

林念自己开着车过来,出手又大方,要就要一车荔枝,也不怕卖不出去,真要是能搭上线扯上关系,那也是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