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柳明月却担心柳厚劝谏司马策勒紧龙腰带勤俭持国,招来他的不满,遂委婉劝道:“说是有个富人家的公子哥儿,爹死了乍一接收家业,只觉家底丰厚,银钱花之不尽,于是大肆挥霍。这位富人家有位老仆,不光身家性命,便是一家老小俱都人依附这位公子哥儿生活,阿爹觉得这位老仆应该如何应对?”

柳厚官场里打了一辈子滚,略一想便明白女儿用心,暗道这孩子自成亲之后果然长大了,居然知道忧心他在朝里的处境了,生怕他直谏惹的今上不愉,处境艰难,当下拈须感叹:“这老仆拿着仆人的月钱,无权管束主子,自然只能尽仆人该尽的责任,其余之事,竟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他本就在楚王谋逆当夜经历过一场生死,如今那忠君之心便淡了许多,况又换了新帝,不及武德帝君臣情厚,略懒怠些也是常理。

薛寒云却正在年少气盛之时,又一心护国忠君,当下不能苟同。

“这公子哥儿行动失当,做仆人的更应该苦苦劝说吧?日久见人心,想来这公子哥日后会明白这仆人一片忠心的。”

柳明月:“……”忠君爱国这种情怀,真是家传啊!

遥想她那位未曾谋面的公爹当年带着一家老小举家殉国,这件事情在寒云哥哥的心里留下的烙印想来不是一般的深……

也许,在他的心里,一直视公爹当年的举动为光明坦途,并且以这样的公爹为荣,以继承这样的家风为荣吧?

她忽然之间想到一种可能:假如以后她随着薛寒云镇守边关,敌临城下,他会不会在突围无望,获救无望的情况下,情愿她与自己双双殉国?

想到这种可能,她便觉得不寒而栗。

爱情固然美好,但……夫妻三观不合真算不上一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