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

程太尉:“……”

诸臣子:“……”

大家一起觉得牙疼。

丞相率先反应过来,带着诸人拱手相迎,激动无比:“宁王殿下!您总算回来了!”虽然宁王殿下说话还是这么的阴阳怪气,见谁讽刺谁,但是见到他回来,朝上有了人主事,大家都觉得亲切无比!哪怕被他多讥讽两句呢!

大楚张氏尚有人在长安!宁王出身天然自带的身份,让他一呼百应,多少人都愿意跟随他!

宁王张染一步步走进大堂中,语气奚落:“谁拿着玉玺,就听谁的话吗?太尉不知道玉玺在我这里吧?”

他手中握着玉玺,从清晨的辰光中走进昏暗的殿堂。落落湿意在外,青年人慢慢走近,跟随着他的兵士,也一点点向前推进。程太尉袖中的手微发抖,冷眼看着这个青年人平安归朝。他知道大势一去不回头,自己想在宁王回来之前操纵新帝登位,已经不可能了。

他想把事态控制在最小分寸上,无奈宁王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青年人与中年人在朝堂上对视,从这一刻起,战争一触即发!

就此开启了长安城长达一月的战争新纪元。

☆、第159章 109

夜风清清, 过竹穿帘,在素月下荡漾。屋中帷帐被风吹得将近飞起来,青铜鼎中烧着的香缕缕向上, 当细风进来后, 雾状香气便在半空中弥漫开来。炉香与微风相缠着,拂向靠睡在墙边案头的青年身上。

书案上摆着杂乱有序的卷轴, 除了笔墨外,还扔着一把之前修剪花枝的交股屈环青铜剪刀。剪刀压着一张摊开的竹简, 竹简上字迹淋漓,墨香浓郁。已经写了一大半的字,只余左上方处空白着未写成。

烛火与清风在青年面上浮荡,光澜一流转。

沉睡中,江照白手撑着额头, 头微下垂, 眉目青黑。他容貌郎朗, 昭昭若日月轮替,便是睡了,人依然蹙着眉,作心事重重的样子。白底青袍,江照白日思夜想的事情实在太多,让他的双眼下一片乌黑,可见也睡得不甚好。

他要思量跟李信重修关系。李信不信任他,他从中折中,愿屈居一个军师的位置。只出主意,采不采用,李信做主。他向李信坦诚自己的错误,其他事情不敢保证,只说吸取教训,下次若李信不在时,再遇到跟闻蝉有关的事,江三郎定先顾着闻蝉。

李信去送郝连离石回蛮族了,暂时还没有给江三郎回复。江三郎却又殚精竭虑,想李信已经叛了朝廷,日后该如何是好。世人讲究一个说法名目,李信光凭被朝廷冤枉这点,显然不足以成为他叛了的理由。江三郎要给李信想个好听的理由,还要想李信下一步要攻占哪里。江三郎把目光放在了幽州上,拿下了幽州,李信就有跟朝廷对抗的底气了。

大楚已经没救,江三郎不会再想回去。什么国家啊百姓啊,全都需要推翻重来。在旧的上面修修补补的可能性已经没了,江三郎将希望放到了李信身上,放到了未来上。他不想跟李信争抢什么,对功名利禄也不感兴趣。江三郎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点,恐怕世上少有人能理解他,他也不在意被人理解与否。

江照白每日要想这么多事情,也难怪即使假寐也睡不安稳了。

忽然间,江照白感觉到屋外檐角铁马相撞,又听到了竹帘哗哗的声音。帷帐被风吹开,一个年轻女郎从外走了进来。他心神在骤然间被一只手猛力抓住,重重向下一捶。喉咙几乎哽住的空档间,女郎站在烛火中,静静看着他。

如月之升,如云之散。

飘飘渺渺,雾里看花一般不甚分明。

江三郎看着她 看到程漪低下眉目,对他伏身一拜,声音飘虚寥落:“三郎……”

江三郎皱着眉,疑心她怎么会来。他这般想的时候,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一旦有了这种警觉,后背便被人用力一推般,他从哪里跌了出来。江照白骤然睁开眼,坐直身子。他看着方才程漪所站的位置,又去看竹帘,又去听铁马。过了半天,他才惊觉自己只是做了个梦。

奇怪,怎么会梦到程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