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重生一品男妻 枫香 873 字 2022-11-24

胡澈本来就没有在看,书本不过是习惯性地抓在手上罢了,听到学生劝阻,直接就收了起来:“好。”

这几年胡澈的脾气看上去好了很多,愈发沉稳,气质也愈发温和。譬如现在他身上没有穿官服,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读书人一样,没有半点所谓的官威。

不多时,马车停了下来。车夫掀起一点车帘子,说道:“老爷,驿站到了。”

胡澈就带着蔡大头下车,前面驿馆的人已经等候在那儿。驿丞一张跟抹了一层灰似的老脸上堆满了笑容,三步并两步地赶过来:“胡大人,许久不见,您看着愈发精神了!”

胡澈这几年来,一年总要路过沿途的驿馆两三次。他又是如今大大的红人,虽然不在天子近前,但是谁都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别说是一个小小的驿丞,就是一些差不多品级手上却没有多大实权的官员,面对他也有不少逢迎谄媚。

不过胡澈颇有点荣辱不惊的样子。让许多等着看他骄狂自傲的人,全都非常失望。

胡澈属于典型的少年得志,却比大多数四十多岁的官员都能沉得住气,哪怕是在认定了捞钱的河州,竟然也能稳扎稳打,短短几年时间,河州上缴的税收比起往年来翻了一倍多。要知道这可是河州啊!又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原本河州上缴的税收就能在大商各州郡中稳稳高居前三,现在直接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别说是后面倒数的三位,就是第二第三名的税收,相比之下那也是没眼看。

而且同为前三的几个知府更加尴尬。河州鱼米之乡,他们所在的州郡也不差。不像那些倒数的,本身环境就恶劣,这才没办法。大家条件都差不多,凭什么河州能上缴那么多钱,他们只能缴纳一半,甚至一半还不到呢?

最糟心的是,原本不上不下的吴州也起来了。种了几年的油桐树开始成熟,桐油产量飞速上涨,不仅解决了朝廷桐油短少的问题,还给当地老百姓们带来了实惠。而且吴州原本就有书院,出过不少大家。当初林和颂当知府的时候,还把官员经常去书院讲学的风气给带了起来。

老百姓们一有钱,自然就开始让子弟们去读书识字。吴州这些年出的学子也越来越多。听说吴州书院最近和白河书院搭上了线,准备也弄个什么农学院之类的。

白河书院的农学院现在大商朝廷上下眼睛都快热出红眼病来了。河州的税收怎么上去的?不能说全都是因为粮食增产上去的,但是粮食增产是第一步,而且还是惠及全州百姓的最关键的一步。

要不是六部阁老连同皇帝皇子在内,全都没有动静,其他人简直能把白河书院农学院的成员都给生撕了……不对,是生吞了……也不对,反正是得把这些个香馍馍给抢到自己的食盆里!

至于他们的院长是个连童生都没考出来的纨绔?这重要么?一点都不重要!

一路紧赶慢赶,胡澈就带着一个车夫一个学生,三个人就这么到了京城,低调得一点都不像是一州知府。马车虽然结实耐用,到底也用了几年,看上去到底有些陈旧,车身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之类,拉车的马看着也普普通通,到了蔡国公府前,直接就在门口被拦住了。

今天值守门房的大约是个什么暂代的小厮,他去年过年的时候没回来,距离上次回府已经过了两年。小孩子变化快,小厮根本就没认出自家小少爷,倒是认出了胡澈,一连声地道歉,还要热情地把人迎进屋子里去。

胡澈本来回来是应该先回自家门的,不过这会儿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那就干脆先见一见老国公:“大头,来和大先生一起去看看你祖父。”

小厮本来笑成一朵花的脸,听到胡澈对蔡大头的称呼,立刻就诚惶诚恐起来。胡澈是稀客,还是主人家特意交代过的,自然应该热情招待;可是蔡大头那可是再正经不过的自家主人,却被他冷落在一旁……小厮都不敢再往下想,白着脸对着蔡大头讨饶。

蔡大头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情计较,说了一句就轻轻放过了。他有些担心自家祖父的身体。

一般人总会人为武人比常人的身体要好得多,如果武人习武时候考究,也没有受到过什么严重的伤势的话,那确实如此。

但是他们蔡家人却全都是在战场中拼杀过来的。他祖父当然也是尸山血海中立起来的。年轻的时候或许没什么,年纪大了气血不足的毛病就格外严重。

他拿了钱出来,让分立出来自成一院的医学院,专门设了一个项目,就是研究这一种病症,不过进度缓慢……

他自幼就跟着爹娘在保城关,后来又一直跟着大先生和二先生,要说他和祖父有多么深的感情,那肯定不至于;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崇拜自己的祖父。

想到去年他竟然没有回京,蔡大头深觉自己不孝,一时间竟然有些踟蹰:“大先生?”

胡澈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表情已经温和:“走吧。”

“是,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