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他盖的五层百货大楼快盖好了,顶层是电影院和餐厅,第四层是游乐场、游戏厅,第三层是家居用品,第二层是服装饰品,第一层是零碎的杂货。

这个百货大楼是完全超前的,电影院、餐厅、游乐场都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看上去非常高档。另三层销售的货品,都是中间一格格半封闭铺子,卖平价货品,四周一圈宽敞的店铺卖高价货品。整齐、有规律、分类清晰,且基本包含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所有东西。想给家里添置什么,来百货大楼就全有了!

这栋百货大楼,可以预见会成为未来多年内,东河县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徐子凡这次提出的计划就是,百货大楼运营的所有费用,由原河西村居民共同出资,按出资多少算份额,每年分红利给大家。

这些年他一直带着村民们一起干活、一起开厂办校,确实有一种很团结的自己人的感觉。他曾经跟刘社长他们说过,最开始是村民们任劳任怨跟他把厂子开起来的,虽然这是他敷衍他们的话,但当时村民们确实都没多少心思,就因为他给他们换了点瑕疵品,就支持他跟着他度过了建厂最初的难关。

这份情是要记的。而且这么多年了,他开了养猪场、养鸡场、鱼塘、果园、工程队,不管他调谁去什么地方,谁都是立即到位认真干活。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他们确实都是很单纯的乡亲们,有他们支持,他才在这个束手束脚的年代做成这么多事。

所以现在,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他要带他们一起富。

当然,这其中肯定不包括苏晴。徐子凡是送徐家人上火车的时候猜到是苏晴给他们指路的,因为徐母激动时骂他的那些难听话,什么“倒插门”、“不下蛋”之类的太像有人故意挑拨的了。他当时问了徐子龙一句,徐子龙害怕他,老实答了是遇到了一个年轻女人。

徐子凡从他的描述中猜到那个女人是苏晴,回头一查,那会儿苏晴果然出了大院也没去店里。他是不理解苏晴干什么总盯着他家,当初他们的事已经两清了,各过各的这么多年,使这种坏是为什么?

但不管苏晴是嫉妒、不甘心,还是纯粹想看他们倒霉,他都得跟她算算账。

苏晴很快就开始倒霉了,经济刚开放不久,很多东西的规则都在制定,有的抓得严格、有的抓得松一点。东河县因为大多数都是自己人,自然属于抓的松的。苏晴的店铺有很多不合规定的地方,突然给她一严查,各项罚款罚得她暴跳如雷。

可这种事她没处说理,只能怪她自己不够严谨。她想让吴志刚帮忙,可吴志刚才上任没多久呢,哪里能走后门管这种事?直接让她破财消灾算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苏晴开店所有审查都是用的最严格的,她想挣点钱变得举步维艰。她那块田地也被人归还回来了,她不种又没人肯租,只能荒废在那里。她做什么都不顺利,吴大娘见了就难免嘀咕,觉得她是扫把星。老人迷信,提起杨婉云就说人家是福星,看看杨家现在都发达成什么样了,再看看她,她真是让人看了就晦气。

有一次吴大娘跟吴志刚嘀咕的时候,被苏晴听见了,吴家爆发了激烈的婆媳大战。吴志刚让吴大娘以后不要说这些,但他也非常反感苏晴对婆婆的态度。苏晴见状气疯了,跑到旧房去住,每每想起“扫把星”三个字就感觉针扎在心上一样疼。

她活了两辈子,她和杨婉云的经历简直就是“扫把星”和“旺夫命”的对比!

她不信这些,可杨婉云就是她心里的刺,现在所有的事实都这样告诉她,她就是命差、就是克夫、就是扫把星!不然凭什么她重生了,别人还是比她过得好?

苏晴倒霉得喝凉水都塞牙缝,基本在东河县就赚不到钱。现在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眼看着原来的村民一个个都加入融资等着拿分红,只有她一个人被排除在外沾不上光,她浑身都难受。

吴志刚也看出来她肯定又得罪徐子凡了,对她非常不满。不过这时候是不兴离婚的,尤其公职人员要是离婚更容易受人诟病。吴大娘急着抱孙子,就催着吴志刚把苏晴接回去。这一回吴大娘也想明白了,苏晴爱咋咋地,她就每天做好吃的有营养的给两人补身子,等孩子生下来,她好好带孙子就成了。

苏晴本来就上火,天天喝那些补汤什么的更上火。尤其是这会儿赚不到钱,在外头辛辛苦苦跑一天,回家也感受不到家人的关心,这让她特别想搬出去自己住。

一段时间后,她肚子始终没动静,吴志刚就说跟她一起去医院做检查。苏晴当然是死活不去,她这一拒绝,吴大娘心里就泛起了嘀咕,每天看苏晴的眼神都带着怀疑。她本来对苏晴印象就不好,苏晴也确实看上过徐子凡有过外心。那会儿吴志刚一专业回家,苏晴就各种不愿意,该不会这几年自己住的时候一直在勾汉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