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结果他还没说几句就被刘社长骂得狗血淋头!

回家后,他拍着徐子凡的肩膀叹道:“原来不是人家好忽悠,是你太能忽悠人了啊。”

徐子凡好笑道:“爸,不是我能忽悠人,只是我能让事情变得有利可图,给人看到足够的利益而已。光靠说哪能忽悠这么多次呢?刘社长有他想要的利益,刚好我能给他而已。”

杨永庆发愁道:“那你也不能答应他来年多交粮食啊,咱地里产出就那么些,多交了,大家伙不就得少吃了吗?”

徐子凡摇摇头,低声道:“爸,你忘了咱厂里的产品了?别人买咱产品,可以用东西换、也可以给钱给票。到时候咱有钱有票有东西,还怕弄不到粮食?社长要求交的是全村都知道的,不想交也得交,咱们不同意也扛不住,但咱们厂里可以给大家分粮食,没人会饿肚子。这么一来一回,没什么损失,而且刘社长还高兴地给了咱们很多便利,其实是咱们赚了。”

杨永庆愣了愣,疑惑道:“是吗?咱们还赚了?”他有些迷茫地想了又想,有点明白,又不算太明白,干脆道,“行吧,你说赚了就是赚了,既然你都有想法,那我就不操心了。”

杨永庆看着徐子凡满意地笑道:“有你帮着大伙儿,我是放心了,等你做了大队长,咱们大队就再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第84章 霸总知青16

徐子凡依然对大队长这个职位没兴趣,但碍于这个时代的情况,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暂时当着大家眼中的村官。

现在他可是刘社长面前的大红人,刘社长这个人,跟上头有点关系,所以不光位置很稳,权力也比其他社长大一些。徐子凡年纪轻轻,几个月时间就把别人都比下去了,真挺招恨的。但无奈他脑子就是比他们好使,他们使过几次绊子被徐子凡教训了之后就全老实了,眼睁睁看着徐子凡继开厂、办校之后,又要养家畜了,把他们大队发展得越来越富有。

徐子凡没有盲目地直接养家畜,而是鼓励村里家家户户都养四头猪、十几只鸡或鸭、鹅。养大后,除了一只猪、两只家禽是要上交给公社的,其余全由他们的食品加工厂收购。

而在这期间,他要求家家户户都指定一位固定的人来负责这些家禽、家畜,做好记录,还要努力动脑筋寻找把它们养得更好的方法。等到开春的时候,会根据这些办法的可用程度给予相应的奖励。然后他还挑选了三名养猪、养鸡、捕鱼的好手,跟刘社长申请派他们去京市学习。

被挑中的两个妇人40岁左右,性格特别爽利,家里家外一把抓。还有一个捕鱼的汉子35岁,他们一听说能公费去京市学习,兴奋得简直不知该咋地好,在村里特荣耀、特骄傲。但他们心里也忐忑得厉害,他们不识字啊,这一下子出远门还是要学习,咋学啊?

于是徐子凡用这个理由给杨婉云申请到了一个名额,让杨婉云陪他们在京市学习,去的时候由他亲自送去,并找到学习的地方帮他们安置下来,回来的时候就由他们自己回来了。当然他去也是有理由的,去京市推销他们厂里的东西啊,送人只是顺便。

刘社长知道他是京市人,结婚之后也没回过家,心想他可能是想带媳妇回家看看,大方地同意了。不过刘社长只给了他几天时间,要求他快去快回,保证不能让厂里出什么乱子。这食品厂刚开了几个月就招了那么多工人,管理上一直是徐子凡负责,还没形成规范的领导班子,可不就离不开徐子凡吗。

徐子凡应下之后,就开始安顿工厂的工作。其实过年前大家紧赶慢赶已经出了一大批货,接下来就是元宵节要出一批货,相对来说还是要少很多,大家都没那么忙碌了,能安安稳稳过个丰收年。等过些天元宵节后,徐子凡要出发去京市的时候,基本就不会有太多活了,就把每天的早餐和供销社的食品送到就成,很好安排。

全村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只有苏家人唉声叹气,而他们的准女婿吴志刚也在苏晴的日夜期盼中回来了。

吴志刚一回村就感觉到村里不同以往的热闹,好像大家都很开心。等他回家听了吴大娘跟他说的村里那些事,不由得感叹徐子凡是个人才,一个下乡知青居然给村里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再听说苏晴曾经看上徐子凡,后来还挑拨人家夫妻感情,害得杨家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憋屈日子,他就对苏晴有些不喜。

虽然苏晴干的那些事都是徐子凡说的,也没个证据,但他相信他妈不会冤枉苏晴,这苏晴肯定干了什么让人不信任的事才让他妈这么反感。他安慰吴大娘道:“妈你别上火,真是个不好的,我们就退婚,补偿她点钱。你不是说她跟家里分家了吗?现在日子肯定不太好过,多给她点东西,她应该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