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阑一脸恭敬:“学生时阑,知错了。”

牛知府无视了他,又皱眉问堂下的捕快:“本府让你们拿不二酒楼的琴娘,为何没带来,却有个不相干的人?”

捕快答道:“禀大人,那个男的,就是琴娘。”

牛知府的眉皱得更紧:“据本府查得,朱员外每天去不二酒楼,是听一名女子弹琴。”

杜小曼指向时阑:“那名所谓的女子就是他。我,草民,为了赚钱,让他在纱帘里弹琴,如果知道了他是男人,还是我店里本来就有的小伙计,来听曲的人就没那么多了,所以……我们就没有说他的性别,是朱员外把他当成了女子……”

时阑接着说:“杜掌柜所说,句句属实。全酒楼的人都能作证。”

牛知府的双唇动了动:“来人,验看他是否是男子。”

几名精壮衙役走上前,把连呼不要的时阑拖出了公堂。

约二十分钟之后,时阑又被拖了回来,头发稍有凌乱,衣襟微敞,衙役们肯定地禀报:“大人,小的们把他扒光了仔细查过,的确是个男的。”

杜小曼同情地看了看时阑,牛知府微微颔首,俯视堂下:“昨天晚上,你二人身在何处?”

果然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判案都要问疑犯这些问题,有没有不在场的证明,有没有时间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