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闻言笑意在嘴边荡开,“今天,先生让我进明堂了。”

顾十八娘闻言大喜,“真的?”

大周朝的学堂,一般都设三等,分别是蒙启明三等,蒙是幼儿初学,启则是顾海这样学过一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未参加过县试的学子,而明则是参加过县试的未中以及中了等待府试的学子们,当然其中也包含先生遴选出来的认为可以进一步接受自己学问的学子,学子们都以此为荣,更何况顾海将要面临县试,这个时候进明堂,实在是大喜之事。

“哥哥…”顾十八娘不由喜极而泣,紧紧握住了顾海的手。

顾海也忍不住眼圈发红,抚着妹妹的头,“只是,以后功课多了,帮妹妹采药的时间就少了…让妹妹和母亲受累了”

“你说这什么话!”顾十八娘抹去眼泪,“哥哥辛苦读书,还不是为了娘和我。”

只有读书入仕才能过上好日子,让那些人不再瞧不起他们,让娘和妹妹过上族亲里那些夫人小姐们那样的日子,不,比顾家族亲那些人更好的日子。

顾海攥紧了拳头,对着妹妹坚定的点头一笑。

“走,这大喜事,快去告诉娘去。”顾十八娘抓起背篓,拉着顾海往山下跑。

路过学堂,还没到吃晚饭的点,一些寄宿的学子们走出学堂四散而行,或温书或说笑,在这些人中,一个年轻的学子单独伫立在一从碧竹下,显得格外不合群。

“那是蔡学兄。”顾海看到了,不由放慢了脚步。

上一次多亏他递话,才让顾海经过了先生的考验,顾十八娘也停了下来。

“我们去谢谢他。”她提议道。

对于这个蔡学兄,顾海也很敬仰,尤其是以后就跟他一同读书,心里有些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