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车轮战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146 字 2022-11-22

“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我以古籍中天祸之法演法,他却无法破解,可见其口中说着古意,实际上对古之圣贤的章法完全不理解,这便是腐儒之辈的典型,只会摇唇鼓舌,不懂道之真意,但中原人才济济,总不能人人如此吧?”

李启环顾四周,大声放言。

四周一片寂静。

现在的冲突很简单,巫道和人道来自同一源头,也就是最初的上古人族,现在大家在争谁才继承了正统,这是巫道和人道的诸多分歧之一。

那么,大家就用古之圣贤的道理和术法来比划比划。

不仅要在言语和对古籍的理解上击败对方,而且在实际践行与术法上,也要做到这点。

李启知道,真要和人掰扯这些事情,那最终只会陷入无休无止的人身攻击,就好像刚刚那个人一样,只要他咬死李启也是‘腐儒之举’,那么李启不管说多少古籍的事情,都拿他没有办法。

认真辩论的人是拿杠精没有办法的,只有讲道理的人才会被说服。

所以这就是李启一开始的打算。

老老实实辩驳道理的,那就谈自己对典籍的研究,坐而论道,用道理说服对方。

若是要胡搅蛮缠来抬杠,那就比比谁更能‘践行’吧,看看谁能把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术法中,李启并不想和他们抬杠浪费时间,直接打吧。

其他人不是傻瓜,显然都明白了这位公子的意思。

要么用道理把这位公子驳的哑口无言,要么用武力把他打到不能说话,否则今日恐怕很难了结了。

不少人面露愤愤之色,各自相觑,目光交流,像是在商量要怎么办。

其他几位公子都端坐了起来,准备看李启表演,不过看得出来,他们各自都在做自己的准备了。

就连那位鸿胪寺卿都皱了皱眉,显然,李启直接动手,让他很不高兴。

这样的沉寂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只过了几秒钟。

就见另一位儒生起身。

他没有过多的废话,而是直接对李启说道:“圣人言,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公子既然要如此,先贤之言,点名要强大才能承载天下,那我就以强大二字,向公子讨教一番!”

然后,却见这位儒生踏前一步,身后突然展现出人道兵锋之盛。

人道铁骑在他身后呈现,前后军兵紧相并,左右枪刀厮围定,以庞然之势向李启压来!

天下者,至重也,只有最强大的人道才有资格担负天下!

这也是上古圣人们的道理!

无数刀兵涌向李启,对方也和李启一样,化用古代先贤的道理作为自己的术法,既是论道,也是实践。

既要在道理上驳倒对方,也要在术法上击败对方,如此才算是胜了一局。

铁马奔袭,杀声阵阵,战处黑云霾瀚海,重围辟易草不生,却见无数人道铁骑纷至沓来,势锐难当,正要乘势蹂躏,至无孑遗,将李启直接淹没!

四周的场地根本不够,所有有更多的宴席桌桉都被踏碎!

却见鸿胪寺卿伸手,轻轻一点,李启身周一丈方圆的空间直接拉伸,扩展到了十数里,刚好足够容纳这无数铁骑的践踏。

杀气扑面而来,人道铁军已至面前,枪尖的寒光已经闪到了李启的眼睛。

然而李启看见了这个术法,只是侃侃道:“至强,至大,还缺一句呢,天下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

除了强与大之外,古之圣贤还在后面说了一句。

意思是除了强大之外,天下人民是极其多的,不是最圣明的人就无法使他们和睦,力量也无法使到一起。

“强大而不和,纵有千万铁骑,依然一触即溃。”李启一言反驳对方的话,与此同时,窥破对方术法的破绽。

正如对方的理解一样,他借用此道而成的术法,内里不谐,虽然强大,但只要抓住这个破绽,再强大的力量也只会伤到自己。

李启手中现场开发术法,以古代先贤之言为基,一言喝出!

无数铁骑,当即崩溃!

那儒生闷哼一声,微微拱手,坐了下去。

坐下之后,他才用青衫挡住面部,但依然可以看出青衫下隐隐渗出血迹。

接下来,又是一人起身,这次不再是儒生,看服饰,应该是杂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