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强敌

他长相一般,但气质极佳,似乎隐隐有一股正气在他体内氤氲,虽然容貌普通,却给人一种极其清新舒畅的感觉,好像一颗青竹。

青竹没有花儿那么美丽耀眼,但却能让人清气拂面。

他抬起头看向门外,因为外边有人来了。

不过他并没有生气自己的研究被打断,因为他知道有人来打扰肯定是有事。

却见有人推门而入。

是门房。

“柳直讲,有您的消息,加急加密,看标识,是一位紫袍公卿发来的,请您速速处理,东西就先放在这里了。”那位门房极为恭敬的说道,然后敬仰的看着那位‘柳直讲’。

因为对方确实值得敬仰。

太学有些学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官位,也就是在太学内的官职。

太学内部有导师,官职名叫四门博士,正七品上,其掌束修之礼,督课、试举,论选士之秀者,曰'选士'。

说白了就是教导主任,负责监督学业和考试,并评判太学学子们的成绩。

四门博士有助教三人,从八品上。

又有直讲四人,俸禄、赐会,同直官例。

这位柳直讲,就是以学生之身,担任直讲一职。

直讲职责,掌佐博士、助教之职,专以经术讲授,也就是虽然是学生,但实际上却在给其他学生上课。

太学学生都是何等的素质和学识?同为学生,却可以给他们上课,这位柳直讲又该是何等水平?

所以门房才会对他给予敬仰的眼神。

实际上,大部分上经学课的太学生都会对这位堪称‘大师兄’一样的柳直讲抱以敬意。

坚毅勇敢、乐善好施、聪慧过人、博学多识、慎思明辨……

评价他的褒义词要多少有多少。

甚至有人说,每当有人多想到了一个好词,就更加能了解柳直讲一点。

太学院祭酒亲自在他的学绩上点评:“柳君逸博学无所不通,自天文、律历,以至山川要隘,校勘经史,敕编诸书,了如指掌。深知古今治乱得失,通习掌故。于经则通唐以来诸家之邮,于史则兼多家义法,各馆纂校之事,可悉以倚任。”

这般优秀的人才,哪怕是在太学这种天才云集的地方,也可以排入前十。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的修为一般,因为专注于各方经义的原因,他没有那么多精力提升自己的修为,导致现在已经四十来岁,要临近毕业了,却依然还是八品的原因。

但唐国的官位,就是为这种人才设置的。

就算你全心读书,做研究,没有时间和心力积累修为,你也可以直接通过官位晋升到高品,不必担忧寿元的问题。

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妥当。

柳君逸放下典籍,拿起终端,开始阅读上面的信息。

“鸿胪寺的消息……”他喃喃道。

鸿胪寺邀请他去一场对外国宴,与人辩论?

说实话,他不是很喜欢和人争论,但这毕竟是一位紫袍公卿的邀请,不好拒绝。

而且,消息上说,这位来自他处的巫神山公子,博学多识,难逢敌手,他也很好奇居然有这样的人。

嗯……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去看看吧。

柳君逸收起东西,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儒衫,悄然出门。

没有惊动任何人。

却见有清风绕席其身周,

穆穆清风至,吹有青衫动。

青衫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了见水中藻,青莲出尘埃。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随着长风吹动,他也随风而去。

不过片刻钟后,那条大渎的河中岛中,有一青衫儒士翩然而至,普普通通的行于路中。

——————————

此时,李启正在指责自己的第二十五个对手。

他大声喝道:“圣人言,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你口中言礼,却妄图出奇招而制胜,可见你并不信礼,言行不一,知而不行,还妄图谈礼?退下吧!”

随着李启的叱喝,又有一人羞愧退下。

场面一片寂静,已经暂时没有人起身挑战李启了。

李启一边说一边打,已经连续横扫了二十五人,其他人已经不敢轻易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