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之的目中满是迟疑,抬头,只见老父那殷切的双眼。显然,只要自己答应,便可恢复父子之情。老父一生耿直,于忠孝两字看的极重。而自己却于这两个字,最是欠缺。不由得轻轻点了点头。

杨继盛目中露出一丝欣然之色。养子十余载,总算是有一点欣慰。

黄衣使者道:“经过吴越王之变,朝中兵员已极为匮乏。世兄虽然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手中实无多少兵权。好在世兄乃是武林盟主,就请即刻回去,召集天下武林豪杰,会于浙江,共同抵抗倭寇。小弟有确切的情报,倭寇已大举集结,不日即将入侵中原。本朝兵力空虚,势不能挡。差一些便是亡国之祸。只有世兄将这些武林高手集结起来,才能抵挡。此乃民族大义,想必那些人也不会不答应。”

杨逸之轻轻点头。武林中人,虽然不服朝廷节制,但于国家之义却看得极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倭寇既然倾巢而出,召集义兵倒也情有可原。当今皇上一直对武林中人有偏见,借着这次靖寇之举,也可以让皇上对武林改观。自己这个武林盟主也总算做了点事情。

黄衣使者脸色一沉,森然道:“皇上的意思,是说等杀尽倭寇之后,这些武林人士,也不用回去了。”

杨逸之大吃一惊,黄衣使者冷冷道:“国家无兵,这些武林人士向来桀骜不驯,皇上早就当他们是心腹大患。这次国家有难,不得不倚重他们。等到功成之时,庆功宴两位大人就不用参加了。”

他笑了笑,拱手道:“到时候小弟是要叫世兄侯爷还是驸马爷,都还未知呢。”

杨逸之厉声道:“我岂能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黄衣使者淡淡道:“皇上有旨,杨逸之若不从,立即以叛国罪处理。杨家满门……斩!”

杨逸之一窒。

他可以对抗任何一位高手,但却无法对抗社稷。如果他被定为叛国罪,青史之上,杨家永为反叛。

那是老父永远都无法背负的罪孽。

他偷眼看向老父,杨继盛面色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