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盛唐风月 府天 845 字 2022-11-21

说着说着,他自己都不知不觉拐到了这件令人激愤的事情上,等说完了方才感到几分悔意。他自己虽也是蜀中才子,可因为家世不显,一样是欲求解送而不可得,更不要说到长安一会天下才俊。于是,他歉意地对杜士仪拱了拱手,见友人仿佛专心致志地烤着大雁,他突然想起刚刚那驿丞刘十三轻而易举就被杜士仪逼退,他不禁好奇地问道:“对了,还未请教这位杜郎君名讳?”

杜士仪也无意隐瞒两人,当即笑道:“京兆杜陵杜十九。”

此话一出,正忙活着烤大雁的李十二郎登时抬起了头,而吴六则是立刻瞪大了眼睛,失声惊呼拍了拍脑袋道:“你就是新任成都令杜十九郎?果然……这天下姓杜又这般年轻,能够把那刘十三给直接轰跑的,又正好路过绵州的杜十九郎还能有谁?”

“原来你便是京兆杜陵杜十九郎。”李十二郎此刻再也不看火堆上那只油脂四溢喷香扑鼻的烤大雁,盯着杜士仪端详了好一会儿,他方才笑了起来,“从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天真的见着了,却不想也是饕餮食客,我这只烤大雁算是遇到知音人了!在下祖籍陇西,现居绵州,从前在家中排行十二,故而人称李十二郎,单名一个白字。”

他这话说完,就只见杜士仪险些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心里顿时好不诧异。他身边的吴六和始终侍立一侧的赤毕,也都看见了杜士仪那倒吸一口凉气的表情,一时异常纳闷。好在杜士仪如今名人见得多了,今次只是没往那上头去想,惊愕过后便赶紧给自己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怪道我一见李十二郎就觉得气度风仪不凡,原来是苏尚书曾经提到过的天才英丽,下笔不休的蜀中奇才。”

弱冠往谒当时罢相的苏颋,便能得到那样的赞赏和评价,这一直都是李白心头最得意的事。然而,别的士子无论出身世家还是寒素,毕竟家世清白,求取解送抑或是参加制科都容易得很,甚至于世家大族子弟,只要在京城周游于权贵之中扬名,进而博取公荐就能在科场折桂,可单单出身这一点,就足以让他难以走旁人那条路。因而,杜士仪此刻沿用了苏颋当年的赞誉,顿时让他喜上眉梢,大起知己之感。

“咳……郎君,火上的大雁要烤焦了!”

赤毕这一声咳嗽和提醒,顿时让心头感觉奇异的杜士仪回过了神,而李白也当即扭头去看篝火,一时再顾不得说话,慌忙手忙脚乱地去翻动着这自己难得射到的猎物。反倒是吴六终于逮到了机会,热络而不失恭敬地说道:“杜郎君,我是剑州吴指南吴六郎,早就听说过杜郎君赫赫声名,不意想竟然能够在这里遇上。说来也巧,过几日我和李十二正好要往成都去,不知能否和杜郎君同行?”

“这何用问,既然同路,同行不是多个伴?只我明日就要启程,你们若是日程不便,到了成都再来找我也不妨!”

李白手中忙着烤制大雁,可杜士仪的话他却听得清清楚楚。尽管他们都是尚未取得功名的白身,杜士仪却已经入仕三年有余,如今更是即将为成都一县父母,却依旧如此平易近人,他不禁更生好感,口中当即说道:“我孑然一身,吴六如今也不过客居此地,何时启程都无所谓。绵州到成都这一条路,我走过多次了,正好可为杜郎君向导!”

这边几人正说话间,那边厢房中,原本才小憩了片刻的王容因刚刚外头刘十三的嚷嚷,已经惊醒了。听到白姜禀报了事情始末,她不禁暗自称奇。杜士仪喜欢交朋友,当初在幽州时,据说一介城门守卒都受过他恩惠,由此可见一斑,如今这两个白身士子就更不用说了。这等交游的事她不便出场,此刻便让白姜去把自己行前通过父亲准备好的那些关于蜀中情形的书卷找了出来,一面看,一面在心中思量父亲的各种提点和教诲。

毕竟,北方她从前还去过,巴蜀却还是第一次来,唯一了解的,也只有此地所产的那些茶叶而已。

正一边看一边思量,早已把外间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她突然嗅到了一股近在咫尺的鲜香,抬眼一看方才发现是白姜正捧着一盘东西站在面前。醒悟到这就是外头刚刚正在烤制的大雁,她便坐直了身体问道:“这是都已经烤熟了?须臾就这么久了?”

“娘子先是看书,再是发呆,这都已经快大半个时辰了。”白姜提醒了一声之后,又轻声说道,“杜郎君看来是真的很看重那两位,把他们请到了房中,又命人去向驿丞要酒。总而言之,看这架势也必然相谈尽欢,听说到时候还要一起上路。可若是如此,娘子岂不是要上马车了?这一路尽是山路,骑马还好,坐马车却不但气闷而且颠簸,又容易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