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页

奸臣 府天 838 字 2022-11-21

李东阳出了刘健的直房,到外头见常跟自己的一个文书官正站在那儿等候,他立刻快步上前。然而,还不等他问杨一清究竟有什么急信来,那文书官却四下里看了一眼,旋即将一封信敏捷地塞到了李东阳手中,随即才送上了一份奏折。

“李阁老,实在事出突然,吏部焦部堂托人十万火急捎信进来,卑职正好看见杨总宪有奏折到了,不得不出此下策。”

听到这话,李东阳不禁愕然,他想了想,也不回屋,就在外头那盏灯笼下头打开了焦芳的信,眯着眼睛看清了那潦草的两行字迹,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尽管他在外人面前素来喜怒不形于色,这会儿也只是面露沉思,但心中着实却已经剧烈翻腾了起来。

徐勋回来了?这怎么可能!南京那边一直禀报说其人正在清查钞关之事,还刚刚拿下了上新河关的监税太监,又离开了南京前往杭州……就算他真的悄悄潜了回来,东厂还在通州码头和陆路官道以及京城九门严防死守,怎么可能没得到一丁点风声?还有,徐勋倘若回来却没露面,这会儿正在干什么?

李东阳突然想到了一个极大的可能性,一时间把那信笺揉成了一团,随即侧头对那文书官微微颔首便转身进了屋子。随手将杨一清的奏折搁在桌子上,见果然并没有人在意这个,他一面听两边人商议明日天亮之后的各种措置,心里却飞速计算起了外头的局势。

怕就怕徐勋是去京营和十二团营捣鼓什么名堂!不过,保国公和武定侯都在那儿,一个徐勋,论理是决计翻不了如今的定局,还是不要说出来乱人心的好,这半夜三更的,再做什么也来不及了!

弘治十八年这一科翰林庶吉士除却家在京城的,多半都是安排在玉河北桥的南薰坊一座大宅子里,一来离翰林院近,二来这是当年工部营造给历科庶吉士们住的老房子了,格局等等都是现成的。虽说这一日并非休沐,可朝中大事纷扰,众人也多半按照籍贯或是交情三三两两地悄悄商议,大晚上竟是没一个睡下的。而西边一处屋子里,一位访客却是深夜造访,这会儿正和主人秉烛夜谈。

“伯虎兄,真的要这么做?”

“当然是真的,否则我这大热天从江南赶回来干嘛?”唐寅见徐祯卿仍是犹豫,他便正色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徐大人这个人,明日伏阙,你千万规劝你那些相识的人不要去凑热闹。要凑这个热闹,还不如关切更要紧的大事。咱们都是从江南出来的人,南京吏部尚书林大人和南京刑部尚书张大人是什么人,你应该清楚得很,难道不该举荐他们?”

“举荐这两位没有问题,只是明日伏阙……只怕我就是肯规劝,也没人肯听。”徐祯卿叹息一声,眼睛往窗外瞥了一眼,“这么多庶吉士,只怕有一半的人都想跟着去,毕竟韩尚书耿介正直之名满京城皆知,谁都愿附骥尾……话说回来,是徐大人让伯虎兄你来的?”

“他哪里顾得上我,是我闲得发慌,又后悔不该冒冒失失跟了上京,又暗想别让人和我一样,一头冒冒失失扎进了当年那种是非漩涡里。”唐寅一摊手,随即认认真真地看着徐祯卿道,“我知道你如今在京城士林有些名望……这样,你也不要说什么规劝伏阙的事,只拉上一批人举荐那两位就是了。举荐赫赫有名的南都四君子之二,这事和弹劾奸佞同样重要,再说了,马刘二尚书先后致仕,朝中已经一片哗然了,这时候正该用几个正人君子!加入伏阙,到时候成功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但举荐正人,哪怕伏阙不成,大家也是雪中送炭!”

等到徐祯卿送了唐寅出来,不合对面屋子的门同时打开了,却是湛若水也送了一位客人出来,更巧的是,北面屋子却几乎同时有人出了门,竟是严嵩一面打着呵欠一面走出门槛。三拨人同时撞上,严嵩一愣之下便笑说了一声真巧,拱了拱手道是打算去对面小店里买些夜宵,就这么径直走了,只余剩下两对人面对面。

此前徐勋封爵的时候,王守仁湛若水和徐祯卿都曾经去过徐府道贺,而唐寅和徐经却有意避开了,唐寅自是笃定没人认识自己。然而,他气定神闲地和徐祯卿道别之际,耳边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尊驾可是姑苏唐解元?”

徐祯卿见发话的是湛若水,而一旁的王守仁闻言吃了一惊,也是目光炯炯地盯着唐寅的背影,他不禁暗觉棘手。他正要替唐寅遮掩一番,却不想唐寅愕然转头之后,便用征询的目光看着自己,竟没有回避的意思,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对其引见了两人。彼此一一厮见之后,让他更是完全没想到的是,唐寅竟自来熟地对湛若水和王守仁说起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