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巨星是个系统 木兰竹 802 字 2022-11-21

这个影片到底在讲什么?到底想告诉人们什么?我可以说出成千上百种理解,可以说出许多大道理,可以说出一连串的‘反思’。

但我,又确实不知道,这个故事真正想告诉我什么。

所以,等心情平复之后,我准备去再看一次。”

这个影评,刊登在华国《电影周刊》上。影评人是《电影周刊》特约供稿人。《电影周刊》被称为华国第一电影资讯杂志,作为特约供稿人,这位影评人在业内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他显然对《正义》评价十分高,甚至觉得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艺术性上,都可以封神,并且对导演姚燕和主角蔺昕评价也十分高,认为这两人如果不出意外,将是华国影视界的新星。

《电影周刊》发行之后,这个影评也很快转载到网上,成为最热门的一篇《正义》的影评,也是影迷们公认的,对电影剖析的最透彻的一部影评。许多影迷都说,和这篇影评产生了共鸣。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觉得方和是不是走投无路才选择自己报仇,再看的时候又产生了疑惑,以方和的智商,他完全可以找到凶手的对家,将证据交给他,这样也能够报仇,还不会搭上自己。后来我对自己说,如果照我这么想,影片就拍不下去了。现在看了影评,我才知道,影片并非没考虑到这个逻辑,方和也并非没想到这一点,他就是单纯想自己动手。虽然他不给父母留下的‘正义’束缚,但父母去世之后,他的束缚实际上已经消失了,他的行为已经违背了‘束缚’。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

“所以说方和是自杀啊,他在自首的时候也说了,趁着他现在还是个人类。他大概也知道,自己已经脱离束缚了。”

“私心来讲,脱离就脱离呗,成为一个很酷的不受社会规则束缚的犯罪者也很酷啊,反正我不想方和死,大概我三观不正吧。”

“谁想方和死啊,但方和的死是必然的。安老师的影评也说了,那就像是从小植入的‘自毁情绪’,如果他还认可自己的父母,肯定就会启动自毁。”

“方和报仇的时候也不一定因为真的心生仇恨吧,反正我也搞不懂了,我准备再去看一遍。”

“其实我觉得方和还是有感情的,至少对父母有感情。这唯一的感情,就是他的‘自律程序’。”

“我本来也以为方和自首是报复社会,看了安老师的影评之后我才恍然大悟,方和都没有接纳这个社会,怎么可能报复社会。我们旁人对方和的种种感情上的理解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他对外界没有感情。”

“正是因为不认可世界,没融于社会,所以他才显得比所有人都美好,都单纯,突然觉得好虐。”

“不是突然觉得吧,本来就很虐。不说了,今晚上和基友再刷一次。”

……

……

都觉得虐了,还要再刷一次,影迷们真是自虐无极限。

《正义》在影迷们自虐中上座率居高不下,最后影院居然将电影延期下架。

一般来说,电影和影院的合同签订的上映时间是一个月。在合同上会规定,一到三周内,如果上座率太低,影院有权力调整场次,甚至直接将电影下架。而如果一部电影上座率相当好,影院也会增加场次,甚至将其延期下架。

目前华国延期时间最长的电影,上映时间达到了三个月。《正义》肯定达不到这个水准,但一部文艺片居然票房红火到让影院延期下架的地步,这在文艺片史上都实属罕见。

现在《正义》剧组已经不敢再宣称自己是文艺电影了,不然会被业内群嘲。

非要说起来,《正义》的票房也没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历史最高单日票房在华国单日票房历史榜单上排第十六位,总票房虽然还没到下架的时间,但应该也不会进入前十。

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来说,《正义》可以说中规中矩的达到了令观众满意的程度。

可偏偏它并不是一部商业大片。

姚燕已经乐得找不到北,在电影和几个院线签订延期下架的合同的时候,她忍不住抱着蔺昕亲了一口。

蔺昕一脸懵逼的擦了擦自己脸上的口红,这照片被拍下来被媒体报道后,一群人谴责姚燕占蔺昕便宜,倒是没有人传两人绯闻。

倒不是姚燕不漂亮。虽然她不算年轻,但保养得当,化妆化的也很漂亮。主要是蔺昕这懵逼的表情实在是太好笑,好笑到别人就算想乱写,都不会信。

如果照片再模糊一定,可能还有的脑补,蔺昕那张懵逼的大脸实在是太清晰,完全可以做成新的问号表情包,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