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这个剧本写的是什么?”提到话剧,所有人纷纷回神,传阅起剧本。

那晚发现《洪流》之后,之后的几天苏疏樾又反复把这个故事看了几遍,十分的确定这就是她想要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茶馆》。

“写的是人生百态,世间的悲欢离合。”苏疏樾并不直接提内容,“你们先看,我已经派人去请作者,希望这场话剧能由他跟我们一起合作完成。”

“合作会不会对我们的表演产生束缚。”黎宽看了一页,就看出《洪流》的作者不擅长戏剧表演的叙述方式。

比起让作者来指挥他们,黎宽对苏疏樾指导舞台的能力更有信心。

苏疏樾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许多故事转折她稍稍改动,舞台的张力就出来了。

“如果我们呈现的不是作者想要的呈现画面,哪又怎么表达的出他想传递的思想。”苏疏樾摇了摇头,“合作会作者为主,我们为辅。”

“可是……”

“你先看下去再说。”

黎宽还有话说,依言看了下去,苏疏樾看的出这个作者是因为《风月》上的框架束缚住,在表述上没有酣畅淋漓,黎宽自然也看的出来。

看到中间部分,黎宽就兴奋的开始拍起了桌子。

《洪流》讲述了一个城镇遭受洪水之后,一个小镇面对随之而来的瘟疫灾难,所延展出来的故事。

故事里面有平民有财主,有记者有官僚,有愚昧有反抗。

作者用冷静客观的态度讲述了这一切,重要的是这位作者的笔法老练,尺度拿捏的不错。故事里有两层意思,一层的讽刺简单直白,到了故事结尾如果不追究深层意思,真是充满希望未来的故事。一层却是重重的压迫、深深的压抑,让人去沉思去思考,能为这时代这社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