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但那终究是假的,下一刻,唐辞的嘴脸又变成了刻薄。她羞辱着众人,蔑视着众人……她用她拉仇恨妥妥的方式,再次把人逼到了对立面。这一次,几个下人面色铁青,甚至不再跟唐辞说话,起身告退。

唐辞转身,笑得漂亮,“完美的策反,哈!还需要我继续演示吗?我随时可以哦。”

“你……你!”天问方丈被唐辞给气着,这姑娘资质是很好,但行事太过飘忽、不受控制。他看她一片赤诚之心,想和她论佛,结果她完全不把佛心当回事。

唐辞冷眼看天问方丈,上前扶住老和尚的手,星火在眼中闪烁,“你说我是神佛转世,说我生来就该入佛门……你既信我是神佛转世,就臣服我,跪拜我,供奉我!我的意愿就是你的意愿,我的渴望就是你的渴望,我的追求就是你的追求!做不到的话,凭什么留我?”

她眼中光芒渐盛,疯狂无比。在这种强烈的气场下,每个人都不寒而栗。风吹起唐辞的发丝衣带,她似飘然欲仙,“神佛转世,入我佛门?好啊!我不信佛,却有佛心,你来拜我么!”

☆、第22章 我们来生孩子吧

远方日落,万道红光。

少女负手站在众僧前,她绝色姿容盖上肃穆神色,让人无端生出仰慕之意。

她是仁爱的,慈悲的,干净的。同时,她又是强大的,无情的,冷漠的。

唐辞说,“佛是什么?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但你们谁又真正见过?未知生,何知死?已知死,生何故?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么?一个人的慈悲可以感化所有人么?他将佛经教义带到人间,愿教化众生。可事实上呢?天下人又有多少是真正信佛的?你们是他在人间的传道使,却每天除了念经,还做了什么?你们太让佛陀失望了,偏居一隅,如何传教?”

天问方丈觉得她完全进入了一个谬区,佛不是为了传播。

唐辞笑,“面对黑暗时,谁来抚慰人心?面对绝望时,谁告诉大家该怎么办?一遍遍的天黑天亮,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又谁来解释一切奥秘?你们就像守着宝藏的富翁,却完全不知道如何使用,只知得过且过。”

“等等,”眼看已经有些修为低的和尚开始眼露迷茫,天问方丈赶紧制止唐辞的疯狂,“你是于佛学有造诣不假,但你言自己并不信佛,又如何教化别人?”

“所有学术的开始,都来自于人的臆想。众生苦相,前路茫茫,佛教诞生之始,本是为了稳定人心。第一个宣扬佛教的人,他知道什么是佛么?之前从未出现‘佛’的概念,他从何而知?为何是他?佛之初始,却不信佛,是不是有些荒谬?但谁又告诉你佛祖在人间的行者,就必须是和尚了?必须是佛门中人了?他所言他所思他所论,就是日后的佛学!仁爱,信仰,忠诚……我佛入世,却未必是佛。”

唐辞盯着天问方丈,目光粲然如盛空流星,“你不是言我定是神佛转世么?你只需要信仰我,无条件地信仰我!我是全知的,光明的,自由的!我可以带佛教走出一个新的天地!若想留我在佛教,你们没资格质疑我,只能听令于我!我是神佛转世,如果我是假的,自有佛陀来惩罚我。你们这些愚蠢的凡人,没资格疑问!你们要无条件相信我,一如你们信仰佛光,不得怀疑不得纠结,佛陀不接受考验。你们明白了?”

众僧怔怔看着唐辞,这一瞬,她光芒万丈、自信强大。天问方丈看中她,自有道理。这样的人留在佛门,或许真的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路?是啊,佛入世,他却不一定非要信佛,他只需要他其下的人信仰便可以。而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带大家走向一个光明的前景。

天问方丈总说唐辞定是神佛转世,但谁也没当真过。可这一刻,僧侣们的心,在面对少女睿智自信的眼神时,纷纷动摇了。连天问方丈都怔了许久,艰涩道,“……你的言论,太过惊世骇俗,容贫僧再想想。”

唐辞大方道,“慢慢想吧。”她转身时,却皱了皱眉。

回去房间的路上,明光看着唐辞走在前面的背影,脑中一直回荡着她之前在众僧前的光彩,心生担忧,好久才轻声,“……姑娘,是真的想入佛门吗?”

唐辞愣了下,侧头看明光冷峻的容颜,好奇问,“你想说什么?”

明光已经想了许久,面对唐辞的时候,目光专注而诚恳,“我之前以为姑娘说出家,不过是笑闹。我不希望姑娘因为玩闹,就舍弃尘世。但方才听姑娘那番话……虽然我并未听懂姑娘的话,但显然,姑娘对佛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想来,姑娘说想入佛门,不是开玩笑。我生而驽钝,不该妄自猜度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