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此时,印明关破的消息传到了北都,阿祖格带兵后撤,姬扬突袭北都被虎豹骑击退,风炎大军转进遮虏障。此时彭千蠡已经被救回西路军,马荻虽然不及叶正勋诡变,也不如彭千蠡豪勇,却是守成之将,立即以厢车为根基,缓缓东移,直到与苏瑾深部会合,也没有让蛮族大军占到什么便宜。

白清羽听到叶正勋救人自陷敌阵,大惊失色,就在这时,斥候来报,蛮族将叶正勋绑起,在彤云山脚与铁线河口相交的平原上竖了一个高高的刑架,挂在上面,竟是要将他活活吊死。白清羽大怒,就要调兵亲自援救,但苏瑾深和公山虚却阻拦了他。苏瑾深与叶正勋交情深厚,但他深知彼处最宜埋伏,且蛮族铁浮屠已经露出爪牙,目前还没有能克制的方法,一旦被有所准备的铁浮屠冲击,大军必然溃败。如果说苏瑾深还不足以制止白清羽,还有一直对他有极大的说服力的公山虚,《胤书》中载,“公山虚厉声对白清羽说:‘叶正勋为汝兄弟,北伐千万人皆汝兄弟,汝独不怜乎!’,帝长吁而止”。

但苏瑾深最担心的并非白清羽,而是性如烈火的姬扬。姬扬屠龙破关,又力战铁浮屠,此刻身体状态十分不良,躺在床上养伤。苏瑾深派了数十名军卒日夜看护,又叫翼天瞻劝慰,生怕姬扬再次独自救援。但他没算到的是,这次前往救援的不是姬扬,而是李凌心。

李凌心是个内向的人,他的性子很慢,以至于很多人以为他是个淡漠的人,但这次他们知道,大胤李将军的血,同样是火热的。在得知叶正勋被吊后,李凌心足不出帐,用算筹排了一天,对亲兵说:“我知道如何闯入包围了。”亲兵问:“然则如何出来?”李凌心将算筹一丢说:“正勋哪里有时间等我推算如何出来?只是进去也就够了!”出门上马,带亲随的两千厢车卫,连夜出发。

厢车卫本是步兵为主,但李凌心却没有带任何厢车,而让他们轻骑跟随,一路向北,从眉阴山后绕行,在山林中伐木前行,厢车卫善于结阵设营,对这些手法也颇有心得,硬是在山间挤了一条路出来。阿祖格虽然布下重重罗网,却没有料想敌人竟从身后出现,李凌心的军队顿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当李凌心看到刑架上的叶正勋时,不由痛哭失声,叶正勋已经死去,白发在风中飘扬,但竟没有食腐的鸟类亵渎他的尸身。厢车卫将叶正勋解下,李凌心立即率众突破。正如他之前所计算的,厢车卫可以几乎毫不折损地来到叶正勋的位置,但他并没有时间计算离开的路线。李凌心以庙算称绝,本不擅长临阵奇谋,但接下来的十数天中,他却屡出奇兵,如有神助,几乎所有的民间故事中,都称叶正勋将星不坠,冥冥中护佑李凌心,就是《胤史》的编纂者也有叹说:“李将军用兵诡谲,直如勇略伯再世。”也许那时李凌心真的进入了叶正勋的思考领域吧。

此时回程有阿祖格的大军,李凌心也并没有带兵走眉阴山回去,而是选择了沿彤云山北上,绕到了北都城后方,屠戮了无数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贵族。一时间,大胤李将军之名如雷贯耳,声威直逼叶正勋。

此时苏瑾深已经知道李凌心独自出发,旋即调遣大军,开始推进。无疑这是为李凌心的行动制造掩护,白清羽的坚持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李凌心身陷敌阵了。北都城开始调动虎豹骑和铁浮屠,在遮虏障布下堂堂之阵。但这就让追捕李凌心的力量更加减弱。

李凌心在后方烧毁了两处粮仓,并将大合萨颜真也阻在了北都城外。但好在一个之前默默无闻的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吕戈的伴当蔑尔赤郭莫罕。这个年轻人与吕戈一起长大,承担着北陆大军的补给任务,在李凌心奇兵突出之时,他毅然站出,指挥若定,这是令他被公认为纳戈尔轰加四天王之一的重要原因。

在此之前,很多人认为他只是靠吕戈的提携,并无真才实学,虽然他将后勤治理得井井有条,但重视沙场勇力的北陆人对这个有些瘦弱的青年依然很看不起。在评定军功时甚至有蛮人说“我只知有铁千户,不知有郭莫罕”之类的话。但这次郭莫罕却带着数千车辎重,以李凌心当年发明的厢车阵形,让大胤李将军自己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更救下了大合萨颜真,联系到李凌心之后的战绩,郭莫罕的小胜就更显弥足珍贵。李凌心见无法再继续袭扰,开始撤离。

蛮军虽然被苏瑾深施压,但仍派出一支军队追击李凌心,此时跑马隘已为青阳部控制,李凌心遂向东退入彤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