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姜唐推开病房的门,看见闻笛在里面给李昂做检查:“嗨!”

闻笛和李昂都抬头看他,姜唐走进去,将自己提来的饭盒放下:“今天怎么样?”

闻笛将听诊器从耳朵上摘下来:“一切正常。李昂吵着要出院,我建议他多住几天。”

姜唐一边揭饭盒盖子,一边说:“这才几天就要出院?伤口才刚刚愈合,要多养几天才行。”

李昂张开嘴:“我赏回去帮姨(我想回去帮你)。”

“不用担心,我那边现在有人帮忙,等你康复了再来帮我。多住几天,又不会收你医药费。饿了吧,起来吃饭。”他将李昂扶坐起来。

闻笛说:“你想帮姜唐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现在不到出院的时候,你如果没治好,以后重新再做手术,那就不像现在这样轻松了。”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就算科技如此发达,人的头盖骨也不是想拆就拆的。

“闻笛说得有道理,谨遵医嘱,好好养病。喝汤吧”姜唐将保温盒里的汤倒进碗里,端到桌子上。

李昂看着汤里白白的东西:“四(是)什么?”

姜唐说:“补脑汤。”今天他给李昂炖的是香猪脑汤。

李昂看姜唐一眼,端起来喝了一口,味道还挺鲜美的,他用勺子弄下一块猪脑放进嘴里,软软的,非常细腻,有股说不出来的怪异感,但他对姜唐有着百分百的信任感,从不质疑姜唐做的一切东西,叫吃什么就吃什么。

“好吃吗?”姜唐问。

“嗯。”李昂应了一声。

闻笛站在一旁看着,说:“看起来像豆腐脑。你又做豆腐了?”第一批种植下去的红豆已经收获了,产量还不错,农场留下种子后,剩下的都送到仓库去了。虽然红豆的吃法种类很多,但姜唐主要还是用它来做酱,生抽、老抽和豆瓣酱全都离不开红豆,这些都是做菜不可或缺的调料。不过他也用红豆来做了一次豆腐,安格斯红豆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不如地球上的黄豆,但是比地球红豆高多了,用来做豆腐虽然有点浪费,但是尝试做一下并不过分。那一次豆腐做得不算太成功,卤水放多了点,豆腐点得有点老,但是大家并不介意,你一碗我一碗直接就把豆腐脑喝光了,都没剩点给姜唐做豆腐和豆干。

姜唐说:“没有,这不是豆腐脑。”

“那是什么?”闻笛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

“是什么?”李昂被闻笛勾得也充满了好奇。

姜唐咬咬牙:“猪脑。”

闻笛忍不住噗地笑了:“这都能吃?”

李昂一脸迷瞪,没反应过来。姜唐说:“猪脑在华夏传统医学里,有安神补脑的作用,做脑科手术的人吃再合适不过了。”看样子闻笛也就是名字还跟华夏有点关系了,别的全都西化了。

闻笛笑着说:“没想到你对华夏文化还挺了解的。”

“那是的。”姜唐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是地球村了,但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的文化差异还是存在的,哪像现在,全都被同化为一种了,各种传统文化的基石早就被历史的洪流冲刷消磨成细沙,混合在一块儿,再也分不出彼此。就好比现在的人种,几乎都是混血儿,找几个纯色人种都难。姜唐觉得,有些东西,消失是无可厚非的,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保留的,否则人类真的把自己是谁都忘了。

姜唐拍了拍李昂的肩:“多吃一点,如果喜欢,我以后再给你做。这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和(好)。”李昂非常配合地答应。

闻笛憋着笑,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出去了:“我得走了,明天第二批移民就到了,还有好多事要去忙。李昂别担心,好好养病吧。”

“嗯。”李昂不能点头,只能简短应答。

姜唐坐了下来:“李昂,你别光只说一个字,说长一点的句子,要锻炼你的大脑和语言能力。每一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语言能力都是不完善的,他们都得经历口齿不清、逻辑混乱的时期,你就当这是你的新生,所以要大胆地说,而且要多说。”

“和,汤和七(好,汤好吃)。”李昂朝姜唐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你七(吃)。”

姜唐摆手:“我已经吃过了,你吃吧。”

李昂低头吃饭的时候,姜唐望着某处发呆,第二批移民要到了,安格斯将会越来越繁荣,而罗逊他们的责任将会越来越重,这一次帝国派遣了六十艘军舰过来,下次呢,会不会就是六百艘?他们要怎样才能制止帝国政府的不断出兵。罗逊过几天阵子也该回来了,他必定比自己考虑得更多吧,这些都属于他的责任,自己要怎样才能帮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