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页

穿到古代当捕快 thaty 845 字 2022-11-20

运到当地的二十万石,起运的时候至少要有五十多万石,因为还得算一路上的人吃马嚼,与各种情况下的“损耗”。送到的时候,能有十五万石左右的粮食,那边接收粮食的军人们就得赞叹一路上的官员清廉了。

这么多粮食,可不能像现代那样几节车厢就完。那是得一路征徭役的,征挑夫,征车夫,征伙夫,有些体弱的百姓,可能出来就要死在半路上,更多的是徭役服满了要回乡的,一路运一路征,虽然随着粮食的减少,队伍的人数也会减少,可人员的构成只会越来越复杂。另外当地的驻军也派兵护卫,各级官府也要派捕快随同护卫加带路。

这是一件兴师动众的大事,几千上万人的行动规模,现在没了的不只是粮食,还有那么多人呢。而且这些人来自各地,年纪不同,归属不同,身份不同,说他们突然之间行动一致的躲起来了?这可是军粮,这么干等同于叛变,这么多人都愿意抛家舍业干这杀头的事情?那真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这件事,具体的查案子其实是你们的事情,老夫要说的是当地的官员。唐的时候武风盛行,结果闹出来一个安禄山。宋的时候重文轻武,从开朝到灭国不是没有名将,却从来都是让胡虏压着揍。到了咱们大昱,历任君王都是努力的做到文武平衡,不过,这事毕竟艰难……”

三人点头,别管皇帝怎么想,昱朝治世的时间太长了,文重武轻的局面无可避免。

说了这么一个抬头,胡大人才开始说蒲云州的事情。

蒲云州的知府叫顾烨,今年四十八。会阳关的龙骧将军叫段高德,今年四十二。

顾烨在蒲云州刚上任一年,不过皇帝早就已经露出要把他召回的意思了。因为这位从刚上任开始,就不断的给段高德找麻烦。今天参一本,说他纵兵劫掠。明天揍一本,说他以兵卒为仆役。

边关地区,文武不和乃是大忌——虽然有人不这么想,觉得他们太和了,自己的椅子不稳。可还没来得及把顾烨调回来呢,军粮就出事了。这时候顾烨就不能动了,因为一旦动了他,很可能会给一些人传递了错误的理解,就是这事情是顾烨干的。那到时候,不是顾烨干的,也得是了。

卢斯道:“这事不管跟这位顾大人有没有关系,他在任的时候,丢了军粮,他这官也是干到头了。”

胡大人点头:“对,不过主动辞官和抄家砍头还是不一样的。所以,留他在,对你们查案子还是有利的。”

周安一怔:“老师,您这是确定这事跟他无关了?”

“世人都是无利不早起的,你说丢了军粮,对他有什么利?”

胡大人这话有些笼统,也有些草率了。不过卢斯觉得,还是别在这件事上跟老大人争了。

冯铮的关注点跟他们不太一样:“大人,原先的军粮还没下落,那可有第二批军粮开始往出运了吗?”

“放心吧,已经紧急在各地调派,应该就在咱们后头。不过,他们的行动比咱们缓慢得多,少说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再运到蒲云州。会阳关也有些存粮,应该能坚持到时候。所以这案子,你们怎么看?”

三个人都低头消化这些情报,很是思索了一阵,周安先道:“咱们丢失了军粮,最得利的,也有能力去做的,就是蒙元,说不是他们干的,我不信。但咱们这边必定也有内奸!可是会阳关那边派出的人马,竟然一点线索也没寻到,这事情……”

胡大人却把周安给否了:“不,蒙元要是有这个能力,直接就里应外合的打进来了,何必还在关城外头兜兜转转的,给咱们的将士送战功?”

刚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的周安一听,还真是如此,他放松是放松了,却又茫然了:“那这事情到底是谁干的?”

冯铮看卢斯还在皱着眉思考,便道:“那这到底是谁干的,先放在一边。单看军粮和人马都没了,我猜测……参与押运的人手怕是都已经遇难了,但粮食……或许还没运出去,而是藏在失踪地点附近了?”

胡大人“嗯”了一声:“别管是服徭役的民夫,还是捕快,军士,都是在籍的,跑出来一个漏了行迹就是麻烦,确实是不如斩草除根。而粮食要运走……哪可能不露痕迹?”

众人都说了就差卢斯没说了,卢斯是感觉周围安静了一会,才猛然反应过来的,然后脸上一红:“我绝对是听了周兄和铮哥所言,也同意他们俩的话,刚才我就是在想……除了人和粮食之外,那些运量的骡马和车辆呢?”

“哎?!”这是三个人的声音了。

坐在马车里商量的四个人,其实线索已经规整出来的不少了,但麻烦的是,到蒲云州至少还得半个月。胡大人干脆的让卢斯和冯铮先走,尽量快的赶到,否则,很多线索怕是都寻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