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之后百姓们发现,这两个新县令让人种下去的不是种子,而是已经发起来的麦苗。

麦苗还没种完,齐王归朝的圣旨已经传谕天下,两人只是分别感慨了一下,就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的地位,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剧情到底怎么发展,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了。

待秋天收获,百姓们精耕的农田一亩收获六七斗,县衙种的百亩田地,每亩收获是在五、六斗间。百亩田地,那收获可就太多了。百姓们看着一车车被拉进粮仓的粮食,眼睛都是绿的!

那些去服劳役的少年们,都听过顾辞久和段少泊“无意中”露出的口风,有胆子大的,就回去劝自家阿爷阿父,也去开荒。

正当农人们犹豫不决的时候,顾辞久和段少泊召集各村乡老到县城,教导他们如何育苗,制肥——因为如此他们这粗放耕作,每亩的收获才能与精耕的几乎持平。乡老又各自回村,教给村人。

有的农人觉得有了选苗,那来年的收获能更上一层楼,便放弃了开荒的想法。可有的农人觉得,这恰好是说明,新任的县令也希望百姓能够好,能够重更多的地。

泞水与凉山两县,甚至周边各县,开始出现了第一波开荒热。

两处县城新盖的铁匠作坊里,打铁的声音昼夜不停。新鲜出炉的农具,很快就送到了田间地头。

也是幸运,之后的两年间,斛州没有大的天灾,人和农作物都能扛过去。盐戎人也没有大举南下,千人左右的小股部落前来,都让他们沉迷打仗不可自拔的太守都给揍了回去。

第三年初,牧场已经小有规模,第四年的时候,顾辞久和段少泊带着新的呈文找到了范都督。

范都督:“互市?与盐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