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郑府里, 郑立晏与皎皎对坐。

自郑立晏成亲后,兄妹俩鲜少有这样单独谈话的时刻。

但既然是涉及到她的终身大事, 郑立晏自觉作为兄长, 得和她好好聊聊。

“安国公府的情况,你嫂嫂也和你解释过了,你心里有数,你若真的心悦方定循, 哥哥就帮你做主。皎皎, 你也不必太担心, 万事都有哥哥呢, 哥哥给你撑腰。”他为官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当家人能挺直腰板过日子吗?嘉然是他的家人, 皎皎也是。

皎皎红着眼眶,“方二公子与哥哥是好友,若以后姻舅,会更好,不是吗?”她也想过很多。

答应与方逾定亲, 喜欢他是一方面;看重他也是原因之一。

满都城女郎倾羡的状元郎承诺要娶她, 的确给情窦初开姑娘生有一种隐秘的、虚荣的喜悦, 但皎皎也算尝过人情冷暖。

在过去十多年的国公府姑娘教导里, 除了那些规矩礼仪,她被灌输得最多的便是世家大族联姻的重要性。

那时, 她并不操心自己的婚事。

只是随着年岁渐渐长大,偶尔听见祖母与嬷嬷私下讨论她嫁到哪家最合适时, 会想到自己的父亲母亲。

父亲不喜母亲, 这样的蜚语她听得不少。

在祖母膝下长大、哥哥要读书并不能常常见她的那些年里, 她也曾思考过, 若是以后她与以后的夫郎性子不合,最终落得父母的感情结局该如何?

答案是,不如何。

郑家不会给她撑腰,就像当初何家也没有给母亲撑腰一样。

唯有哥哥,哥哥会护着她。

可她受哥哥的照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