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说完也不再管他们了。

洛氏愁苦着脸往回走,皎皎却起了身。

她从衣袖里拿出个鼓囊囊的荷包,“大嫂,我出来时带了几个马蹄糕,我拿水和了,分与祖母和少贤吃吧。”

宋嘉然闻言有些惊讶,但并未拦住她。皎皎心善,对老太太也有几分孺慕之情,对几个侄儿也疼爱,她做出此举不足为奇。

其实只要宋嘉然想,她也可以用这个说法当借口,把放在空间里的糕点拿出来,但她没有。她到底是外来的思想,即便继承了原身的感情,也天然对这个世界的人具有防备心理,尤其是郑家人。

她和郑立晏心里始终有根刺,无法把郑家所有人当成是家人。

检验是否是家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能否“同甘共苦”。“同甘”尚且困难,“共苦”行不行,如今可以知道了。

所以,她什么都没说,而且她也相信,郑立晏会支持她的做法。

洛氏听了皎皎的话一喜,虽然只有几块糕点,但少贤年纪小,吃不了多少就饱了。她连忙感谢,“多亏你带了这几块!”

老太太脸色也缓和了一些,她年纪大了,吃粗面馒头不好克化,但她也知道现如今他们的境况,所以本打算硬着头皮吃的,总比饿着肚子好。现在却不用吃了。

钱氏拍着哭闹的少康,眼睛一转,就问皎皎,“皎皎啊,你这马蹄糕还有吗?能不能给我们蓉儿英儿也吃点?”

作者有话说:

第十四章

皎皎倒水的动作一停,她咬着下唇,“二嫂,我出来时匆忙,就带了这一点儿。”其实这马蹄糕也不是她特意带的,她如今也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饿得快,可为了保持身材纤细,也不能随意用膳。于是平日里总会在贴身的荷包里放上几块糕点干果,饿了就用上一些。

这荷包,原是挂在她换下来的衣裳上的,还是宋嘉然让她又进屋藏点东西在身上,她看见了,就顺手拿了。

钱氏闻言意兴阑珊,嘴上不由埋怨起来,“就带那么一点儿,还不如不带呢。”她又假意哄两个女儿,“好了,别哭了,你哭呀也没人给你马蹄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