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齐婉君很是热情,虽然男人们(此处也加上小胖墩)都在前院,距离不远,可也要绕过长长的走廊,有外男在,两个女儿不能过去,可是她却没是没有关系的,于是一天下来,就要往前院走三四次,送完肉包子藕饼送鲫鱼排骨汤,送完梅子酒临到小沈先生要走了,还给他带一食盒热乎乎的饭回去给刘伯和沈远道吃。

她努力的在小沈先生全家面前刷了一波好感。

就连沈远道吃着折家的饭,都不骂沈汀去教一个商户人家的儿子有辱斯文了。

他最近被饿了几顿,着实饿掉了一些毛病。

沈汀为此很得意,他晚上舒服的往床上一躺,摸着圆溜溜的肚皮感慨:果然,人在吃饱了的时候才有幸福感。

解决了温饱问题,沈汀就开始注意形象了。

他觉得自己整天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去折家不好。

这个不好具体体现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不清,总结来总结去,只能总结为:总不能让学生认为他是个穷酸秀才吧。

可一件不打补丁的衣裳愁坏了刘伯。

他手里拿着蜡烛,跟他家少爷在屋子里放衣裳的地方挑来挑去,就是挑不出一件能穿的。

这时候天儿已然冷了,要一套光鲜的衣裳,除了里衣不算,外面怎么的也要一件看的过去的圆领大袖衫——这可是京都读书人流行的穿着,再风流些的,便要在外面穿戴一件披风,腰间悬着玉佩,手里摇一把折扇,脚踩江南传来的鱼头靴。

可后面这些沈汀通通都没有,刘伯就跟他商量,“老奴看有两件颜色相近的青色圆领外衣,一件破了后头,是来云州的路上被野草划烂了,一件正好烂了前面,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烂了一大块,这两件合一块,正好合适。”

沈汀便有些舍不得,“是不是太抛费了?”

刘伯笑盈盈的,“不抛费,剩下的料子就给你做夏日里衣裳,那时候你惯例会瘦下来,省料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