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一更

孙立恩点了点头,低声问道,“要不要换一下麻醉和护士?他们应该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吧?”

“怎么换?”周军瞥了一眼孙立恩,压低了声音不满的教训道,“看了一次同协手术,就觉着咱们和同协一样家大业大,随时都能扯出两个轮换班组来?现在就剩下一组在值班了,万一突然来个急诊,不做手术当场就能死的那种。你是准备看着人死,还是把做手术做到一半的哪个手术团队撤下来?”

说起来,同协也没到这种“家大业大”的地步。当初做寰枢椎替换术的时候,那也是院士做了安排,特意准备的两个手术团队。杨建强的情况特殊,对手术团队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手术团队本身不光要有非常优秀的神经外科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无菌操作水平以及对免疫反应,影像学,甚至急性辐射损伤有足够的认识。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手术团队,可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凑出来第二支的。

而比起一般的手术,杨建强确实也需要更严格的无菌措施才行。随着第二次免疫系统抑制,以及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他的免疫系统将被削弱到一个非常微弱的地步。微弱到从离开手术室,到转移至隔离洁净病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遭受严重感染的地步。

孙立恩低头琢磨了一会,朝着周军道,“周老师,杨建强现在的颅内压还是很高么?”

“我刚才说话的时候你在梦游?”周军不满道,“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坏嘛……”

“我的意思是,那八个水肿区的膨胀程度,是不是基本差不多?”孙立恩问道,“他现在的颅内压上升,会不会是因为急性放射导致的?”

急性放射损伤会导致脑水肿,这个知识还是孙立恩刚才和瑞秋闲聊的时候学到的内容。如果能够确定杨建强的颅内压变化原因,至少能够对后面的手术方案有些调整——如果是急性放射损伤导致的,那现在就可以把杨建强转移出复合手术室,通过正压隔离舱送到洁净室里进行后续治疗。

而孙立恩提出的这个疑问,却是他无法回答的。这不是一次有引导倾向的提问,而是一个规培医的突发奇想。

因为这一次,状态栏让孙立恩失望了。

“杨建强,男,34岁,脑部多发性占位,急性放射损伤。”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