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富有经验

·

·

坐在风驰电掣的警用摩托车后座上,孙立恩不禁感慨了一下。啥叫有困难找警察啊?好家伙,这摩托车开的速度怕是已经有80了吧?

还好这辆警用摩托车上还带了一个头盔,路上没什么车且这位警察同志开车确实很稳。要不然孙立恩可能几分钟前就得喊着要下车。

感情布鲁恩平时喜欢的都是这种东西?用身体直接硬抗强风……真不愧是德州人喜欢的运动。

大排量的摩托车加速起来真是越跑越有,孙立恩不止一次的感觉自己的体感速度恐怕已经超过了每小时130公里——这是他开着自己的沃尔沃所达到过的最高速度,比这更快的速度他也没什么亲身经历。在几次试图习惯速度失败后,孙立恩干脆认命似的把眼睛一闭,然后强忍着这种速度感对自己带来的不适。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孙立恩感觉交警同志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又过了几分钟后,他听到自己身前的交警同志说道,“大夫,我们到地方了。”

孙立恩艰难的从车上翻身下来,交还了自己头上的头盔之后,孙立恩向这位英姿飒爽的交警同志鞠了一躬,“麻烦您了。”

交警同志稍微一愣,然后朝着孙立恩敬了个礼。虽然口罩遮盖住了对方的脸,让孙立恩看不到笑容,但听声音,这位交警同志一定是笑着的。“是我要代表全云鹤人民谢谢您,谢谢您来为我们的家乡治病。”

孙立恩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扭头朝着传染病院跑去。

·

·

·

“我可看见了,你是坐着春风摩托车来的。”刚到了北五区的绿区,孙立恩就被布鲁恩一胳膊搂住了肩膀,只见这个德州人两眼放光的问道,“感觉怎么样?”

“额……快。”孙立恩想了半天就想出这一个形容词来,他看着布鲁恩和其他几位在绿区的医生问道,“你们今天排的是第二班?”

“吕主任和李教授都在红区里,他们那边现在人手充足。”布鲁恩答道,“我刚才问过了,他们也是看到了早上的那个新闻之后被吓了一跳,急匆匆赶过来准备迎接大批患者入院的。”

孙立恩偷偷翻了个白眼,看新闻只看标题的事儿看来确实普遍存在。就连李承平教授也中招了。

“今天咱们病区要转几个进来?”既来之则用之。红区里有一个半重症医学科主任在,孙立恩自己进不进去似乎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记得北五区还有七八张空床是吧?”

“昨天晚上吕主任收了四个病人,今天早上往北六区转了两个,走了一个。哦对了,北六区送了两个病人去集中隔离点。”布鲁恩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掌握“收、转、走、送”这四个字在医院系统里的用法了,“等于咱们新增了一个病人,北六区收治的患者总数不增不减。”

收和转比较好理解,但“走”和“送”就必须得严格区分使用了。医院系统里,尤其是住院部中“走”特指的都是病故的患者。送则特指出院。

送四个病人,这会让医生们感觉到烦躁——出院病人是要办理出院手续,并且完善出院病历、带药医嘱和缴费,送病人就意味着大量的文书工作。

可要是一天之内“走”了四个病人,那医生们恐怕要疯。就算是icu,一天之内连续走掉四个病人也是几乎无法让人接受的。通知家属情况、开具死亡证明、完善相关文书报告、打电话给太平间让他们转运并暂存患者遗体,然后让家属完成缴费出院操作……最后还得把病例和医嘱以及所有检查统一起来封存进病例盒中,完成全科的死亡病例讨论后交由病案科归档储存。

这样复杂且极其耗时耗力的流程,让所有医生从根本上也不可能会故意放任患者病情严重乃至病故。对于负责的医生而言,放任患者情况恶化完全不符合自己的职业道德,而对于混日子的医生而言,放任患者情况恶化完全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