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夹缝中的希望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人的肝脏内代谢,因此严禁用于肝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而有重症肝炎的吕丽萍就没有机会使用这个治疗方案。

这也是孙立恩现在比较头疼的地方。他现在手上还有一袋康复者血浆没有使用,而这袋血浆……目前来看只能支持一名患者使用。

是给病毒扩散慢的出奇,可能提示她使用的某种药物有病毒抑制效果的张敏用;还是给有重症肝炎,血钾增高到几乎按不下来的吕丽萍用?

这样的二选一对医生来简直就是地狱一般的噩梦。要知道,康复者血浆还不见得一定能够生效。要在这种环境下,还得冒着“决定谁能活下来而谁不能”的巨大道德考验,在两名患者之间选一个人用康复者血浆……太难受了。

如果从患者病情程度分析,接受康复者血浆治疗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吕丽萍——张敏还能下地走路呢。虽然吕丽萍的高龄以及重症肝炎都严重制约着她的预后情况,但仅就病情程度而言,她确实非常需要这份康复者血浆。

也许在抑制了病毒增殖之后,吕丽萍的血氧情况可以得到迅速改善,而她的肝脏也能趁机康复。

可如果从预后角度来看,给张敏使用康复者血浆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她基本没有什么其它问题,只需要控制住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就可以逐渐等待情况好转甚至出院。但从“费效比”出发,张敏应该是最适合使用康复者血浆进行治疗的患者。

这个问题不光难住了孙立恩,同时也难住了整个医疗组。

“这个血浆……我也不知道该给谁用。”医疗组展开了一场小规模会议。源自第四中心医院综诊1科和2科的医生们凑在一起,进行了一场临时碰头会。会议上,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下自己正在管理着的患者情况。讨论了大概十分钟后,大家只在两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第一,应该对张敏或者吕丽萍使用康复者血浆。第二,具体给谁用,他们也不清楚。

“你们可真行。”孙立恩有些气急败坏道,“听君一席话,如同听君一席话。你们说了半天都是车轱辘话滚过来滚过去的,这种事儿还有讨论的必要么?我现在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听你们把已经知道的事情再分析一遍!”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快的办法就是再搞点血浆来。”徐有容穿着防护服,非常冷静的把问题重新踢给了孙立恩,“孙主任你要不然去采浆站蹲守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搞几个治疗量的康复者血浆回来?”

孙立恩瞪了一眼徐有容,“你想把我弄死就直说。去采浆站打秋风?你不知道那地方外面现在全是嗷嗷待哺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