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

之后又过了几天, 齐危断断续续跟程彻说了些那个“会作的女孩”的故事。

他说, “那孩子”的家里物质条件其实非常优越, 爸爸是个成功的生意人,妈妈则是个自律的教师,双双对孩子抱有极高的理想。

因而, 在那个漂亮的别墅里, 严格的父母为那孩子制定了一套非常“科学”的教育方式——从小到大, 他想要的每样东西,都必须通过他自己的‘成绩’、用‘表现’去交换。”

表现得好,就可以要求任何奖励。

会被夸奖、得到疼爱,什么都可以被满足。

可是相对的,一旦表现得差强人意,哪怕不是故意、哪怕只是偶然的失误,也立刻就会被剥夺一切权利,遭受到狠戾的羞辱、责打、惩罚,让他“涨涨记性”。

这样赏罚分明的教育方式,在那个家里被严格执行,渗透在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还包括了仪容仪表、才艺和生活习惯、甚至性格脾气和为人处世等等。

很快,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同龄人之中脱颖而出。

成绩优异,体育万能,温柔礼貌,阳光爱笑。

就好像根本没有缺点一样。

因为他不敢有缺点。因为小小年纪,就被反反复复不断地灌输着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真实的、有缺点’的人,他是不值得被爱的。

真实的他,在父母眼里“总是令人失望”。

【你怎么能这么不努力?你要想想,你生在那么优厚条件的家里很幸运了,多少人羡慕你?别的穷人家孩子能做到的事情,你有什么资格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