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若武媚娘也出身关陇集团,这些人才懒得管这些事。

太原王氏又不是他们家,谁当皇后,只要代表世家的利益,都成。

但皇帝陛下要立一个庶族女子为后,就是不可以。

李治召集的几位元老,关陇集团的诸遂良和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其余几人则沉默不语。他们都看清楚了。李治说是易后,实际上终于忍无可忍,要对关陇集团下手了。

果不其然,李治力排众议立武媚娘为后没多久,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相继被贬官,不久都死了。

这一段剧情中,武媚娘就是打个酱油,主角是李治。读者们看得爽的飞起。果然朝堂斗争还是比宫斗看起来更爽。

武媚娘也并非在其中没有着墨。她虽然对这次朝堂时间只是起一个背锅作用,但在李治每一条政令颁发的时候,武媚娘,都在听、在学、在思考。

现在的武媚娘已经慢慢从后宫女子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期盼更广阔的天地,开始想要攀登上更高的地位。

当李治终于乾纲独断之时,武媚娘看在眼里,心里也渐渐燃起火苗。

我也想这样。处理政事,掌管国家大事,可比只在后宫争宠,考虑生个儿子继承皇位要舒坦的多。

而当武媚娘自己根据李治的动作而思考出来的结果,与李治后续处理相符时,武媚娘不由觉得,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才华,自己并不输于李治。李治可以,那她是否可以?

武媚娘当了五年老实皇后,和李治感情越发融洽,再加上武媚娘娘家没什么大的势力,李治对她的信任也越发浓厚。

李治却不曾想到,对李家皇位的威胁,并非来自武媚娘的娘家和娘家代表的利益集团,而是来自于武媚娘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