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和伯颜台吉的想法一样,我也不想让阿刺知院来撒马尔罕。」王复颇为确信的说道:「阿刺知院性孤高偏激若是到了撒马尔罕,指不定把这撒马尔罕这锅浑水,搅合成什么模样。」

「不如不来。」

此时的王复和也先之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老迈的也先一命呜呼,康国归康国公所有,若是阿刺知院来到了撒马尔罕,反而是搅的不得安宁。

阿刺知院来到了撒马尔罕,就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康国的局面何去何从,便不可知了。

「眼下阿刺知院的两个儿子已经到了撒马尔罕,该如何是好?」伯颜帖木儿愣愣的问道。

王复看着伯颜帖木儿笑着说道:「晾着。」

「晾着?」伯颜帖木儿一脸疑惑。

王复颇为随意的说道:「当我们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可以拿到咨政大院里去让咨政大臣们各抒己见,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表达意见之后,干预这件事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我们只能表示可惜和无能为力了。」

「这……」伯颜帖木儿愣住了,作为草原人,他习惯了直来直去,这读书人的心,真的脏。

王复略微有些失神,当初在大明的时候,也是如此。

当朝廷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部议、廷议、廷推,反反复复,就是讨论来讨论去,讨论半天,最后时机已过,只能徒叹可惜,遂作罢。

比如海贸事,当年内帑日益减少,稽戾王急在心里,让朝臣们讨论南下西洋,扯皮了两年没有结果,最后还是稽戾王下令让郭暄领八府巡抚,督办下西洋的船队,最后还是被毁掉了。

「那就晾着吧。」伯颜帖木儿不住的点头说道:「晾着好啊,自然有大皇帝去收拾他,当初让他跟着一起西进,阿刺知院不乐意,后来让他来撒马尔罕,又是百般推辞。」

「现在好了,大皇帝的京营过去收拾他,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伯颜帖木儿的话里多少带着些幸灾乐祸,在大多数情况下,叛徒要比敌人更加可恨。

伯颜帖木儿多少也知道大明皇帝要北伐的事儿,毕竟撒马尔罕和大明通商往来,消息还是能带到的。

说起来,大明要北伐这件事,阻力还是很大,毕竟有土木堡天变就在不久之前,所以大皇帝北伐也是好事多磨。

对于大明军眼下的实力,伯颜帖木儿心里有数,就凭阿刺知院,不是大明军的对手。

最了解的永远是你的敌人,大明那边百般顾虑,伯颜帖木儿反而觉得大明军必胜。

伯颜帖木儿也不是没有做过东归反攻大明的大梦,只是看到了大明军在轮台的边军实力,伯颜帖木儿也绝了那个念头,连边军都打不过,去跟皇帝的京营碰,那不是以卵击石是什么?

王复正色的说道:「本来定好了今岁三月继续西进,前往拔都萨莱,但是看起来好像无法成行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直在兰宫里深入简出的也先,甚至都到天山去祭祀山川,祈求长生天庇佑,保佑这次西进的顺利。可是也先从天山回来之后,便出了事。

撒马尔罕闹起了大疫,甚至连大营的军士,都染病极多,这一下子便是人心惶惶,若非王复处置得当,指不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但是这大疫一起,军心动荡,人心惶惶,便不能成行了。

「不能成行就不能成行呗,今年不去,明年再去也就是了,拔都萨莱还能自己长腿跑了不成?」伯颜帖木儿倒是毫不在意的说道。

也就是也先心心念念的要西进,要去拔都萨莱,伯颜帖木儿觉得撒马尔罕挺

好的,经营好这片土地,康国小富即安便是。

也先这种心心念念的西进,其实说到底还是康国到底是大明的道统,还是胡元的道统,这个问题,说重要,对于某些人而言,非常的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不重要。对大多数的瓦刺人而言,也不重要。

也先以重塑大元荣光为己任,否则也不会在没有拿下宣府就急匆匆的从紫荆关入,在大明京师碰一鼻子灰了。

王复却颇为无奈的说道:「有些事就差那么一哆嗦,可是就是这一哆嗦,可能日后这样的机会,便不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