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废公,非朕之所欲也

悲剧已经发生,如何让悲剧不再重复上演,这的确是礼法的部分。

于谦喝了杯茶继续说道:“臣想起一件旧事,当初李贤立刘玉娘为继室,被群臣嘲弄。”

朱祁钰当然记得此事,他还给李贤和刘玉娘的儿子十银币的喜钱,这才让朝中的嘲弄,从明面上高谈阔论,到了背后嚼舌头根儿。

“而这次的四川戥头案之中,臣注意到,他们做事极为隐蔽,联系是通过他们的夫人烧香拜佛的时候接触。”于谦注意到了四川戥头案的细节。

地方士绅和官员勾结的联系方式,并不是直接登门拜访,而是借着礼佛的名义,在清净之地商谈腌臜事儿。

本身地方士绅和朝廷命官相互勾结这种事,就很难查,他们还在朝廷的监察盲区进行,这就让监察更加困难。

“子不语怪力乱神,应当禁止朝廷命官及家眷礼佛。都是儒生,至圣先师的话还是要听的。”胡濙立刻表态,为陛下遇到的问题排忧解难,而且有理有据。

孔子是至圣先师,总不能说孔子的话是错的吧。

朱祁钰不住的点头,胡尚书实在是太懂礼法了,但是他很快面露为难的说道:“胡尚书,宫里孙太后也喜礼佛。”

胡濙想起了陛下杀掉稽戾王之后,孙太后礼佛的模样,当今陛下虽然不住皇宫,但是陛下可是对皇宫里的事儿,知道的一清二楚。

胡濙想了想说道:“陛下,礼佛在心不在行,心诚则灵。”

朱祁钰久久没有说话,聚贤阁里极为安静。

几个人的心思,可谓是百转千回。

胡濙已经准备好了为陛下血洗稽王府洗地了。

在陛下登基之后,太庙杀掉稽戾王后,为了朝局,皇帝受了不少的委屈。

比如那个住在皇宫里的孙太后。

孙太后住在皇宫之内,陛下就不住皇宫,甚至把吴太后从宫里接到了泰安宫居住,时至今日,陛下不进宫内水食,即便是殿试监考,陛下也是从泰安宫带食盒。

比如稽王府上下所有人。

陛下杀了稽戾王,为了安抚天下宗室躁动,不得不留下了稽王府这块遮羞布。

陛下说孙太后喜礼佛,到底是说礼佛这件事,还是说孙太后这个人呢?孙太后留不得,那稽王府上下呢?

孙太后和稽王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陛下要动孙太后,那稽王府必然要遭大难。

这件事并不是很难洗地。

陛下要办的慢一点,那就先借着江渊案把稽戾王指示朝臣贪腐拿出来说事,将稽王府降为稽庶人,然后送去高墙之内。

孙太后这边也简单,废太后没必要,直接三尺白绫,对外就说暴疾而亡。

稍微等些时日,陛下为了表示亲亲之谊,去高墙之内看望稽庶人,无论是稽王妃钱氏和陛下起了冲突,还是稽王世子朱见深出言不逊,都是理由。

毕竟之前稽王妃钱氏就惹恼过一次陛下,陛下差点就把钱氏给赐死了。

当年宣宗皇帝杀亲叔叔汉王朱高煦,就是这么一套流程。

胡濙是当年的当事人,对这种事儿,门清儿。

陛下要办的不那么体面,那就直接杖杀,至于讲故事的事儿,自然交给胡濙便是。

胡濙想到了,于谦自然也想到了。

于谦几度想要开口,但是最终都选择了闭嘴,朝臣的事儿,他这执百官牛耳者当然可以说话,可孙太后、稽王府,就不是朝臣们能够置喙的事儿了。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不让孙太后礼佛,那总得让孙太后做点什么,朕本来打算让孙太后带下稽戾王那几个子嗣,但是稽王妃肯定不乐意。”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朕也想不出来,有什么能让孙太后寄所托之事。”

胡濙愣了愣,他看了于谦一眼,有点不理解圣意了。

陛下把孙忠、孙继宗一家子全杀了,这是陛下和孙太后的灭门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