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还是殿下说得有道理

“若是瓦剌人从其他州府带着百姓来京师,舟车劳顿,反而得不偿失了,光是沿路的补给,就大大的拖延了瓦剌人的进攻步伐了。”

朱祁钰视察了城墙下的城防之后,他和于谦来到了西便门五凤楼,在上城墙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再次低估了城墙的宽度。

最宽的地方能有二三十米,最窄的地方,只有不到三米的样子。

但是这也比他认知里那种狭窄的人挤人的城墙要宽很多。

站在西便门的五凤楼上,朱祁钰才窥的西便门的全貌。

西便门设置了三道瓮城,每一道瓮城的高度和城墙等高,四道城墙的两侧是跑马道和城梯。

这占地至少两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城门防御体系,在朱祁钰看来,不死几万人,绝对难以拿下。

“西便门和东便门两门,若是真的打起来,是要全部封堵,留下少量的守军,主要还是广宁、广渠、永定、阜成、朝阳、德胜、安定、东直、西直这些主城门。”

于谦简单的介绍着城防的各种守城器械,撞车、叉竿、飞钩、地听、礌石、滚木、猛火油柜、一窝蜂、碗口铳等等。

一窝蜂还有个挂钩,是一个六棱柱模样的铜柱,里面有一些火药使用的痕迹,于谦简单的介绍了下一窝蜂的用法。

碗口铳更像是霰弹枪,口径极大,火药填装之后,等到敌人登上城门,碗口铳的铅弹,就会如同雨幕一样,将登城之人轰个稀碎。

这碗口铳最早是用在南方海船的接舷战上,而后广泛用于守城了。

于谦叹了口气说道:“火砖,一窝锋,地雷,千里炮,神枪,火龙吹水等,百十明色,皆不切於守战,颇为靡费,惟有子母炮,尚属可用,未当终弃,乃一奇品也。”

朱祁钰皱着眉头看着于谦,认真的品味了下这段话的含义,才想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

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火器,其实都不利于防守或者作战,而且极度的浪费,只有子母炮有用。

于谦又解释道:“一些个人巧立名目,随便想个点子,未经论证,就跑到兵部去拿文书,造出来之后,不堪大用,浪费钱帛不提,主要是浪费火药。”

骗经费,不切实际的产物。

子母炮是什么?

是一种取巧的后膛炮,炮身上有个敞口形装药室,可安子炮。

子炮一般配置五个左右,击发之后,更换子炮,以铁钮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