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锦上添花 寻香踪 911 字 2022-11-16

可想而知,姨奶奶是坚决反对她离婚的:“你凭什么要离,是他对不起你,你就不要签字,他愿意在外面养小也好,生私孩子也好,你就当不看见!也不能让他痛快!离婚,那真是将祖宗十八代的脸都丢光了,你以后还有脸回老家见人吗?坚决不能离!”

覃青哭笑不得:“姨奶奶,这都什么年代了,离婚很正常啊。又不是旧社会,还允许养小老婆。”

姨奶奶用手点着覃青的脑袋瓜子:“我说你这个蠢丫头,你到底懂不懂啊?你结婚三天,他就一走了之,再回来就是离婚,这要给人知道了,人家怎么编派你?不管什么年代,女人离了婚,那都掉价了,不值钱了,以后想嫁个比这个好的,门儿都没有!现在老家人人都知道你嫁了个好人家,你要是给离了,咱的脸往哪里搁?我可丢不起这个人!”说白了,还是老太太自己觉得面上无光。

曾经有一度,覃青也反省过,到底自己哪儿做错了,朱从嘉为什么总找借口不回来,她很惶恐,总是战战兢兢的。后来妹妹鼓励她不要活得像个老年人那样,应该多学点东西充实自己,多接触一下新事物,她报了夜校和培训班,买了电脑和智能手机,结识了不少朋友,了解到很多新事物,人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你要不断学习,让自己进步,这样才能缩短和我姐夫的距离。”这是妹妹覃虹的原话。现在想想,妹妹怕是早就看出这段婚姻的问题所在。她的努力虽然没能够挽留住婚姻,却让她开拓了视野,不再像个井底蛙,笼中鸟,慢慢找到了自信。

“姨奶奶,现在是他要和我离,他不愿意养小老婆,我总不能死皮赖脸不离婚。再说我也不能把自己的一辈子耗在一个连家都不着的男人身上,这婚也是早该离了。”不过是由于撇不开婆婆的情面,才没有主动提离婚,那么得过且过,居然也过了这么多年。

姨奶奶气得脸上松弛的肌肉都在颤抖,她生气地甩手:“行了行了,我管不了你了,你爱离就离吧。你现在翅膀硬了,都开始忘本了,我的话你再也不会听了,我再也不管你的事了。”

这话说得覃青有些难受,当初父母意外双亡,才十五岁的她当爹又当妈,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远嫁苏州的姨奶奶回到乡下,带她来苏州做工,那时候她是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小丫头,现在的一切都是姨奶奶带给她的,她一辈子都会记得:“对不起,姨奶奶,就算是离了婚,我也会活出个人样来的。”

婚到底还是离了,老宅子没给覃青,铺子也没给她,因为这些都不是朱从嘉的财产,他只给了她二十万的分手费。曹月娥私下里给了她一套五十多平方的小公寓,毕竟朱从嘉才是她亲儿子,将来养老都还得指着他。覃青感激不尽,这个婆婆,对她真的是仁至义尽了。

第5章 事业

就如同当初闪电结婚一样,这次离婚也异常迅速,如果不是中间隔了六年之久,差不多也算得上是闪婚闪离了。一段婚姻,六年时间,覃青跟那个称为前夫的男人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这应该又能为人家茶余饭后提供一些谈资了。

住在老城区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是没有秘密,就是跟乡下的院子一样,谁家的猫偷吃了鱼,很快都会被整个院子的人知道,覃青一离婚,自然也就被街坊邻里知道了。有人同情,自然就有人幸灾乐祸,虽然错不在覃青,她也不愿意消受这玩味探究的目光。她离了婚,自然也没必要再住在这里,只是曹月娥给她的那套房子一直都在发租,这一下子也收不回来,起码还要等上大半个月。

曹月娥倒是想留她继续住下去,朱从嘉离了婚就去了美国,覃青搬出去,家里只剩下老太太独自一人了。覃青虽然舍不得,却知道不能再留,自己房子住不进去,她一咬牙,搬到店里去住了。

这家叫做朱志西服定制的店名非常普通,不像名仕坊那么高大上,店名是创始人的名字,也就是朱从嘉老爸的名字,开了二十多年了。朱志原本是个裁缝,后来跟着一亲戚漂洋过海到南欧,在意大利学习西服制作,九十年代初回来开了这个店。覃青到裁缝店学徒的时候,朱志已经不在了,由曹月娥开着,后来曹月娥中风,就不能做活了,本来店子都关了张,覃青等她身体好一点,自己又将店子开了起来。所以现在这家店,基本上是覃青一个人撑起来的。

说起来,覃青对这家店的感情比对朱从嘉的深多了,离婚的时候,覃青也考虑到了这家店。朱从嘉自己不会做衣服,曹月娥也做不了,如果覃青离开,这店只能关门。覃青和曹月娥都不愿意看着店子关门,便商量出解决办法:店依旧由覃青开着,收入对半分。朱从嘉没有异议,有人给他家赚钱有何不可?覃青虽然可以另外开店,但是一切都要重新张罗,要本钱不说,最主要的,肯定会失去一批老主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