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可是疏通河道哪是那么容易说办就办的事。”另一位大臣说:“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安抚难民,先把眼前这个难关过了才行。”

“可是这样治标不治本,明年我们还会面临一样的问题!莫不如现在就由朝廷拨款,再派一名得力的大臣……”

“大人说的倒是轻巧,疏通河道乃历朝都要面临的难事,几个朝代都没解决的了,哪是那么容易就办到的!”

“好了你们不要吵了!”应晨坤不耐烦地摆摆手,随后看向应晨皓的方向:“贤王对此有什么看法?”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皇上对摄政王之前那种表面的恭敬都不存在了,应远就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却越过了他,直接问应晨皓。

“这……”应晨皓稍稍为难地看了应远一眼,并不明显,却能体现出他的谦卑和恭敬,大有一种皇上让他说他不得不说的意思,开口道:“……回陛下,臣也觉得安抚灾民固然重要,但如果朝廷还不治理河道,这样的灾难便会频发。不如在安抚灾民的同时派人去治理河道,双管齐下才是良策。”

他这话说的极有技巧,不仅把前面两位大臣的意见都总结统一了,也回答了皇上的问题,哪边都不得罪。

虽然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应晨坤问:“疏通河道不是易事,谁能当此重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么敏感的事儿,谁都不可能主动站出来承担。

御书房变得寂静无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官居二品的大员道:“启奏皇上,现如今我朝国力不是很鼎盛,修缮河道费力费财,臣以为应当派一位有才能,既懂得疏通又能善用款项的大臣担任。除此之外,这个人在朝野和民间还要有一定的威信,以确保修缮之事万无一失。”

“李大人你这说的简直就是废话。”那大臣的话音刚落,又有一臣子谏言:“你说的那种才能和地位的人……我看除了摄政王就没人能担此重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