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听不得百姓贫苦的话,只爱看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戴梓当年被流放到盛京,不就是因为他的文笔过于锋利,写尽了百姓疾苦。

说实在的,胤祯一开始会对皇阿玛有所惧怕,惧怕他的威严和权利,也承认他的英明。

但如今他却觉得皇阿玛的格局不够大,所以才会扶持着直郡王与太子相争,所以才会想着把年长的儿子个个掌控在手心里,绝不能放出去,绝不能给予较大的权利,所以才会那么的畏惧人言,听不得批评,只想要夸赞。

这跟皇阿玛是满人皇帝,还是汉人皇帝无关,不过是格局小,只能盯着眼前的这片土地,只能想着自己这一世的事情,只能牢牢把权力放在自己手里,宁可折断了旁人的羽翼,也不想有任何的隐患,哪怕这个旁人,也包括了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帝王,这样的阿玛,让胤祯觉得心灰意冷。

这世界上不光是当阿玛的能坑儿子,当儿子的也能坑阿玛,他不打算连累四哥和十三哥,若是皇阿玛问起来,这事儿他会一人担着。

胤祯已经做好了被夺爵的准备,左右就是当个光头阿哥嘛,又不是没当过,他不把这口气出出来,这一辈子都觉得窝囊。

有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十四贝勒,京城可谓是热闹极了,这哪是来讨银子的,这分明是要把天都捅个窟窿出来。

别说欠银子的人了,就连债主都气到一整天没用膳,但也没把十四叫回来,叫回来也没用了,京城百姓如今人人都知道了,他只能是当做没这回事儿,先把银子收回来,之后这些事情再好好掰扯。

真要想办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尤其是胤祯都已经豁出去了。

别看闹市门口没有贴名单,可敲锣打鼓的人在全城都已经转变了,怕百姓对不上号,连姓名都不用提,只要指着宅子,说这户人家欠了朝廷多少银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