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会下旨让直郡王和太子还欠银,但会私底下告知他们,相信有心于大位的直郡王和太子爷,不会捡了芝麻丢西瓜的。

户部不能去封欠债人的宅院,但是允许用别的东西来抵债。

胤祯临时提出来的小建议,也被采纳了,但凡是在户部欠了银子没有全部归还的,必须要限制花销。

所有的酒楼、茶馆,以及烟花之地,这些人包括这些人的子孙都不允许进入,绫罗绸缎也不必想了,首饰和价格高昂的胭脂水粉也都不能买,若是被发现了,那就立刻查抄此人的库房。

总之没有把银子还回来的人,那就慢慢的攒银子,别想着挥霍。

胤祯还提了一条更狠的,不过被驳回了,照他的意思,这些所有的欠款人名字都写在大字报上,贴在最热闹的街市里,让满京城的人都看见。

而且欠债数额巨大的,可以考虑登上朝廷的邸报,让整个大清的人都看见,若是哪份邸报有幸能够被保存下来,后世之人都能够看到。

可惜了,这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没能被采纳。

不过,让胤祯吃惊的还是皇阿玛对曹李两家的优待,太子和直郡王都要把欠钱全部还上,这两家却是被皇阿玛单独提出来,只付账上的三分之一即可,也就是说,大半的欠银都给免了。

皇阿玛这债主做的可真是够大方,拿国库的银子优待臣子,有本事把自己私库里的银子拿出来替人家还上。

在胤祯看来,这就有些公私不分了,户部的银子那是国家的,皇阿玛私库里的银子才是可以随意支用的,而内务府库房里的银子,则是要归于整个皇室,像他们的安家银子就全都是从内务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