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任

足足耗了十万气运,将县令气运耗了大半,方才完成了这三百枚稻种的强化。

“你将这些种子种下,其他的地方莫管,只要将这一亩地管好,种好,于你千钱。”楚南看向身边一名佃农道,这是糜芳送给他佃农中,耕作技能最高一个。

“哎,多谢县令。”佃农据他说只有三十五岁,但常年风吹日晒,不但晒黑了他的皮肤,脸上也满是皱纹,看上去说他五十岁都有人信,面对楚南,显得颇为拘谨,磕磕巴巴的行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礼。

“公子,这便完了?”魏越跟在楚南身边,回头看了一眼,再看向楚南道。

“你会种地?”楚南问道。

“会啊,末将幼时也曾耕田。”魏越点点头道。

“那你去种吧。”楚南指了指田地,头也不回的离开。

种地也比教虫子识字强!

想到这些时日都在教一只虫子识字,魏越就感觉有些腻歪,要不是楚南答应帮他将兵器强化,魏越绝对不接这个活。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楚南除了学习县务基本都是在陈宫那里学儒家。

虽然没有境界划分,但学习是有阶段的,首先,楚南需通读儒家经典,养出浩然之气,这东西跟传说中的内功还不一样,虽然同样是自内发觉,但却是以心来养气,而非丹田吐纳,感悟古之圣贤的精神,这个阶段也叫修身,没有任何神通和能力。

当养出心中那一股浩然之气,便算入门了。

张辽去了沛县接替高顺,虽然曹操给了州牧之位,吕布这边也确实收回了大部分兵力,但沛郡乃是吕布势力与曹操、袁术乃至袁绍接壤之地,自然不可能不设防,有张辽这位大将驻守也能保徐州边境安宁。

陈宫也被调回徐州,每日都会向徐州士人讲学,讲儒道,自陈宫成为大儒的消息传开之后,在徐州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尤其是陈宫在楚南的建议下在下邳开设学堂,言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学儒家精义,无论出身,皆可入学堂听学,至于能听多少,那就看个人本事了。

当然,正值农忙时节,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来求学的,而陈宫也不是每天都讲,一般都是每隔三日讲一次,能每次都来的,大都是家底殷实之辈,寻常农夫、佃农可没时间跑来听学,也未必听得懂。

不过饶是如此,间接为吕布积累了不少人望,楚南闲暇时间,便张罗着帮吕布立人设的事情,目前效果还不明显。

除此之外,最大的事情可能就是将袁术建立了进一步合作,徐州这边的商船可以通过合肥进入长江,不过江东那边对于吕布放行商船并建立一定合作的事情没有予以回应,但也没有为难两边的商船,糜芳给了楚南七万耕田,两千佃户,这对外贸易的事情楚南自然不能把糜芳拉下

一月中,进行了两次贸易大宗交易,吕布这边粮食多了不少,海盐的销路也算打通了。

“子炎,如今江东还有广陵已经开始大批量制造海盐了。”这日,楚南正准备去陈宫这里修行,他已经隐隐察觉到心中开始有一股浩然之气孕育,按照陈宫所说,他修出第一缕浩然正气的时机已经到了,准备在陈宫的看护下去修行,糜芳突然招来,有些愤愤不平的道。

“那又如何?”楚南看着糜芳笑道。

“如何?”糜芳看着楚南:“市面上的盐价比过去已经低了有两成了,再这般下去,我们与诸侯之间贸易就无利可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