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重见关尹子

当周敬王姬匄,也就是苏寻的这位兄长逝世之日,也便是战国时期的到来之时。

当然了,春秋和战国划分的标志,从历史上来讲有很多。不过,苏寻觉得唯有姬匄逝世的这种说法,最适合当做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因为这一年,孔子逝世,《春秋》也早已停笔,战国的格局,也将确立,恰逢天子去世,亦是大势将至。

战国时代……

那是一个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人道崛起的巅峰时期。诸子百家的辉煌,将会继孔子之后,也同样是继自己之后,在这个时代滚滚燃烧起来。

不过在那之前,就让自己,先为孔子的开辟,再埋下一颗种子吧。

他看向西方,很快,一座巨大的雄关便隐约浮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函谷关。

数十年不见,函谷关却一如往昔,似乎并没有任何改变,或许,黄河的水更黄了,关前的人,也更老了。

是的。

苏寻远远来到之际,函谷关外已早就已经干干净净,整整洁洁,他果然看到一个身穿紫衣,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已经在函谷关前静静地等待了。

那正是尹喜。

此时的尹喜,怕是已有百余岁了,他看起来比孔子要苍老得多,但是精神矍铄,却没有任何衰败的气息。正像之前苏寻所想的那般,尹喜不是孔子,若是他不想的话,他可以一直活下去,不会有什么大限将至之说。???

离远了看到苏寻,尹喜的眼中满是喜悦和激动。在他身旁,有一个小童似乎也很是激动,一行守关将士比之当初也多了十倍,齐齐拱手面向苏寻的方向,高声道:

“恭迎苏子!”

众声震耳欲聋,令函谷关之上的紫气轰然飘荡出来,气象万千,令人不由得沉浸在其中。

苏寻见状,大感欣慰,他骑着白牛,很快便来到了尹喜的面前,拱手道:“关尹子,好久不见。”

尹喜心中激荡,压抑着情绪,许久之后,用力握住了苏寻的手:“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