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王掌柜和几个伙计,并一群跟着师父来做事的匠人,一大早就守在仓房大门口,一守就是三个时辰,听到仓房里大师傅颇澎湃的笑声,才松了口气。

杨玉英一出来,王掌柜等人就恭恭敬敬地送上热茶热水热毛巾,再好好地把人送到马车上,估计他老人家孝顺他丈母娘,也就是这么个架势。

一直目送杨玉英的马车走了,王掌柜才叹气:“多孝顺的女人,哎!”

就是命太苦。

一开始王掌柜和杨玉英打交道,就是为了杨玉英那修怀表的手艺。

他们聚宝斋在京城最有名的便是总有新鲜玩意,尤其是海货,可是那些从海外来的宝贝们也金贵,每一次货物千里迢迢,乘船过海而至,到了他们手里能有八成是完好无损的就是邀天之幸。

那些损毁的东西,他们能不心疼?可心疼有什么用?人家外国的匠人也不可能跟过来给他修,真要是请那些懂的人来修,造价实在太高。

所以那日他看着沈家大小姐修好的怀表,第一反应就是这人得抓住,别管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黑还是白,能给他赚钱的那就是财神爷!

杨玉英果然没让他失望,他就是花了不到两千两银子,还是借给人家,然后不过数日,他家仓库里积攒的十几块怀表,一个座钟,还有两个八音盒,并各种精巧物件就都被修好,他倒手就卖了出去,不光纯赚了一千三百两纹银,还彰显了聚宝斋的实力。

这还只是开始,不过三个月,杨玉英又和他联手开办起一个怀表作坊,也不知道这位是什么神仙下的凡,愣是带着人造出各种大大小小的机器,诸如什么螺纹车床,还有用水力驱动的机器。

反正他们聚宝斋是占了大便宜,能自己生产怀表了,这几个月王掌柜想起杨玉英就笑,看见杨玉英就恨不得给她磕头拜财神。

偶尔同自家那些朋友们聊天,王掌柜私底下偷偷感叹:“多亏沈家倒了,更多亏了萧家有眼不识金镶玉,与人家小姐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