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只是往各银楼和布庄卖, 后来, 就连府城那边都有客商过来询问。渐渐地, 方氏编绣的名声也传了出去。

苏允嫣请的人也从一开始的十来个到后来的四五十人, 就这还要赶工,整日不得空闲。

忙起来之后,苏允嫣也请了婆子帮忙做饭洗衣打扫。

毕竟现如今她缺的不是和方迎观还有温瑾培养感情,缺的是银子。读书烧钱不是假话,不提束脩,只笔墨纸砚……想要字写得好,就得多练,就得多费笔墨。

这边忙成一团,等回过神,发现方迎欢已经满了双月,对面陆成文院子里还是那么多人,陆母想要带儿媳和孙女回去,方迎欢不肯,赵氏也偏帮着,始终争执不下。

春去夏至,脱下了厚衫,换上了轻薄的纱衣。苏允嫣向来不是个亏待自己的人,赚了银子后,给自己和方迎观置办了不少衣衫,配饰之类也没落下。

至于温瑾那边,她也送了不少,对此,温瑾不止不拒绝,收到礼物后,大大方方把衣衫和配饰都带上,根本不隐瞒,坦荡荡跟同窗表示这些就是未婚妻所送,软饭吃得坦然自若。

外人当着他的面,都会称赞他定下了一门好亲事,羡慕他有个好未婚妻。至于私底下怎么说,温瑾不管。

转眼到了三月底,每三个月,温瑾会回家一趟。

读书很费银子,温瑾家中没有亲近的亲人,只有一个寡母,若是只靠着温母劳作供他读书,他也到不了今日。

他读书的银子,少半由温母所出,大半都是他自己抄书所得。

抄书这个活儿细致,既要写得好,又不能有墨点脏污,若是写错一个字,整张纸就废了。

书肆那边倒是会多给两张纸,若是丝毫不出错,自己就能赚两张,但若是污得多了,就得自己补上,否则就会扣下提亲前压在书肆的银子。温瑾抄了多年,早已经驾轻就熟。赚来的银子只要不挥霍,还是够花的。

所以,温瑾回家并不和别的同窗一般是拿银子,他回家主要是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