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众人顿时激动万分。

崔南轩罢官的事已经传开了,早有传言说这位同安二十年的探花郎并未回江陵府老宅,而是带着家人在武昌府赁了间宅子住。他们正愁没有机缘一堵崔探花风采,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崔探花竟然来了江城书院!

“我们也能去旁听吗?”

娇小玲珑、穿一身春绸袍的钟天禄立刻发问。

小文童摊手,摇摇头,“崔探花讲学,哪是想看就能看的?讲堂周围有杂役看守,我们进不去。”他撅起嘴巴嘟囔一句,“要是能混进去,我们早就在里头听课了。”

众人面露失望之色。

却听赵琪笑道,“崔探花既然长住武昌府,以后必定还会来讲学。”

对喔,讲学不可能只讲一堂课吧?他们是书院的学生,还怕没机会见到崔探花吗?

众人恍然大悟,收起懊丧之态,纷纷笑出声,有几个激动的甚至当场蹦起来欢呼。

这其中,唯有三个人始终反应平静,似乎对大名鼎鼎的探花郎崔南轩并不感兴趣。

一个是袁三,他正像个头一次进城的乡下娃娃一样伸长脖子四处观望,打量书院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亭台楼阁,摸摸栏杆,拍拍廊柱,啧啧称奇:“这书院比我们县太爷家还阔气!”

周围的人假装没听见他说的话。

一个是周大郎,他两只眼睛一边用来瞪苏桐,一边用来瞪傅云启和傅云英,精力不够用,压根没听清到小文童说了什么。

还有一个,自然是傅云英。

她只是诧异了一瞬,旋即想明白崔南轩在做什么。

仕途上受了挫折,他不愿就此沉沦,一面讲学以宣扬名声,一面施恩于年轻学子扩充人脉。以他的本事,湖广本地士子哪个能逃得出他的手掌心?

等他起复之时,说不定比以前的礼部侍郎更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