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烈:“是,其实我之前去,已经谈差不多了,就等着钱了。”

冬麦心里觉得稳妥一些了:“如果是很便宜的价格,咱真干不成,废铁也能值钱。”

沈烈:“我就是这么想的,梳绒的买卖其实风险挺大的,我也怕万一不行亏了,我自己一个人担这风险无所谓,可是带着你一起担风险,我怕让你过不好日子,改装梳绒机这个,也是我最近研究琢磨的,我觉得倒腾倒腾,挣钱是没问题,太亏钱也不至于。而且这个纺织厂的机会,也是因为那个副厂长我认识,要不然一般人哪知道有这么一个巧宗。”

冬麦心里便稳妥了:“那挺好的,那我们就贷款两万块!”

想想,她又道:“你怎么就想到贷款的,我都没听人说过这茬。”

沈烈解释道:“信用社的农村信用贷一直有,只不过以前力度不大,现在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就有了优惠扶持政策。其实现在一些有钱的人家,都已经开始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不过这个没有政策支持,就是私人小额房贷,虽然利率低一些,但我不太想碰。”

他没说的是,路奎军也想干这个,他劝过,觉得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牵扯太大,还不如清清白白搞羊绒生意,以后羊绒走上正轨,也算是勤劳致富,比给人放贷款强,不过路奎军不太听得进去。

冬麦一听:“那不就等于以前放印子钱?”

沈烈苦笑:“还是不太一样吧。”

到了公社后,沈烈带着冬麦去了信用社,信用社里窗明几净的,沈烈认识信用社的信贷部主任陈景辉,和人家谈了谈,听那意思,贷款过十几天就能下来了。

得了这个准信,沈烈心情不错,领着冬麦,出来信用社,便说带她去买点排骨回家炖炖,吃点好吃的,谁知道正说着,就听前面一个人打招呼:“哟,这不是沈老弟吗?”